回到王宮後,李承乾獨自坐在英才殿裡沉思。
主要還是長樂那句話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會和李二打起來麼?
呵呵,這個其實他也說不清楚,因為到了如今,很多事情其實已經不是李承乾和李二能做主的了。
別看他們兩人都是執掌一國的掌控者,但那又如何呢?
很多時候,縱使是他們,也不得不向利益低頭。
所以,李承乾是真沒法回答長樂的那個問題。
……
同一時間,澆河郡郡守府。
作為澆河郡郡守的楊林,這些年倒也算如沐春風。
畢竟以他一介商賈的身份,能搖身一變成為封疆大吏,在大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搭上了李承乾這條大船,否則,如今的他還在涇陽城苦苦掙扎呢。
雖說當初是他牽頭搭線投奔的李承乾,如今,李勤儉都成了大明的戶部尚書,而他卻還只是澆河郡的郡守,但他還真沒什麼好抱怨的。
說到底,這還只是他仕途的開始。
再說了,有在基層工作的經驗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兒。
“郡守。”就在這時,楊老二急匆匆地跑了進來,說道,“有訊息說,趙王李元景喬裝入境,這會兒正從我們澆河郡奔赴日月山。”
楊老二就是當初涇陽的商賈,因為被黃嵩等人給賣了,然後被楊林給救了下來,這些年一直留在楊林身邊做個幕僚。
經歷了那檔子事後,楊老二也算是洗盡鉛華,改頭換面了。
“就他一個人?”楊林聞言,放下手中的文書,問了一句。
趙王入境可不是小事。
楊老二說道:“只帶了寥寥幾個隨從,這趙王,膽子倒是不小。”
咚咚咚……
楊林一邊用手指敲打著桌案,一邊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才說道:“不管,你現在派人,快馬通知殿下,就說趙王入境了。”
如果李元景是帶著大軍入境的,那他自然不能放行,可李元景不過是帶著幾個親兵,他還真沒將其放在眼裡。
而且,誰還不知道清水川如今是個什麼行情啊?
就李元景,還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來。
……
另一邊,日月山。
李勤儉和普西偌等人也沒閒著。
今兒他們算是見識到了,什麼才是王。
他們還為了李淵駕崩的事兒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結果李承乾早在多年前就為今天的這一幕做好了安排。
當下,眾人也是搖頭無語。
“諸位,那下官這就去安排大軍的糧草了?”李勤儉見眾人都沒說話,當即就起身說道。
“戶部可有足夠的糧食支援這一場大戰?”契苾何力問道,“雖然此番是殿下的應對之策,可既然我大明已經出兵了,而且,吐蕃也經略了這麼多年,想必你們應該也明白殿下的意思了吧?”
“那是自然。”李勤儉說道,“殿下意欲藉著此次機會,拿下吐蕃!
不過這也是好事兒,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這吐蕃自我大明建國以來,已經犯我邊疆兩次有餘,可見其狼子野心,如今正好趁著長明軍成軍,滅其朝食,就在今朝!”
對於吐蕃,大明上下倒是沒什麼不同的態度。
畢竟吐蕃的確在窺覬大明,若非大明這些年扶持蘇毗與之糾纏,吐蕃早就縱兵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