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八年正月二十二,夜。
李二三十六歲的壽辰之日(虛歲)。
皇宮裡,燈火通明。
在朝的文武百官,王公貴族均在入夜之前便已進宮,恭賀李二壽辰。
“長安府尹的事兒,諸位聽說了沒?”就在眾人等待李二的時候,有人問道。
聲音倒是不小,周遭的眾人都聽了個真切。
大唐的正式酒宴還是如同以往一般,分餐制,這和大明還是有些區別的。
當然,這也是為了彰顯身份,畢竟越靠前的位置越能體現身份。
有些東西想要改變,哪兒有那麼容易。
“長安也的確需要一個府尹。”有人笑道,“如今東宮無主,長安府尹形同虛設,也是時候再擇一長安府尹了。”
說這話的人是世家之人。
他們對此倒是喜聞樂見,畢竟他們本身就和李承乾不合,要是藉此能廢了李承乾,他們倒是樂意。
不多時,李二和長孫皇后一道走了出來。
群臣立馬起身躬身道:“參見陛下,恭祝陛……”
一通祝賀的說辭說完,李二笑道:“如今大唐欣欣向榮,朕與諸君同樂。
來,共飲此杯!”
說罷,李二起身端著酒杯與眾人共飲。
杯酒下肚,李二笑道:“在過去的一年之中,我大唐國泰民安,一切都向著一個極好的方向在發展。
這一切都是諸君的功勞,朕就替我大唐百姓謝過諸位了。”
說罷,李二又端一杯,一飲而盡。
李二這人做任何事,說任何話都有其深意。
群臣聽他這麼說,一個個都有些傻眼。
這……
不過這話李二說得倒也沒問題,畢竟李二是大唐皇帝,代表大唐黎民倒也說得過去。
“陛下,這是微臣無意間獲得的一副王羲之的字畫,以賀陛下壽辰。”就在這時,侯君集拱手說道。
李二的壽宴,禮物自然是要有的。
不過給李二準備壽禮,眾人也是絞盡了腦汁。
畢竟這可是李二,給他的禮物既要顯出誠意,又不能太過奢華。
關鍵是,每年都有那麼一次,還得個以後留條退路。
“王羲之的字?”李二一臉驚喜地說道,“速速開啟讓朕與眾卿一道欣賞一番。”
要說驚喜,倒也談不上,就李二的身份,什麼樣的字畫他沒有?
不過這是臣子的一片心意,不管喜歡與否,他總是要表露一番。
當字畫開啟之後,眾人也是讚不絕口。
王羲之的字嘛,縱使不是那副名滿天下的蘭亭集序,那也是難得的收藏品。
李二見狀笑道:“愛卿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