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
雖然大戰已經打了起來,但日月山還是一片祥和繁榮的景象。
並沒有因為大戰而有絲毫的恐慌。
李承乾用了一年的時間,培養的所謂民族自信,在這個時候,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說是民族自信,其實也過頭了。
真要說的話,這應該叫做信任,是眾人對李承乾的信任。
對外,李承乾從無敗績,對內,李承乾從無暴政。
其實想想也真的很誇張……
對外,李承乾在最艱難的時候能反殺達延芒結波,甚至趁勢拿下整個赤水源,奠定了大明王廷輝煌的基礎。
對內,李承乾大興教育,鼓勵商業,雖然大興土木,但也沒有強徵民夫,哪怕是在最艱難的時候,大明王廷都沒餓死凍死一個人。
在大明王廷,只要你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懶漢,養家餬口總是能做到的。
這樣的日子,對普通老百姓而言,那就是盛世!
誰敢掀翻他們的盛世,他們就敢與其拼命。
他們是在捍衛李承乾麼?其實也不全是,他們捍衛的是自身的利益。
任何時代都是如此,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大家才願意用命去拼!
戶部。
普西偌這會兒正忙。
大戰一起,也正是他戶部最忙的時候。
打仗可不單單是將士在前面衝鋒陷陣,打的還有後勤。
“李侍郎,運往前線的糧草準備好了?”普西偌見李勤儉走了進來,連忙問道。
李勤儉點了點頭,說道:“都準備好了,這會兒就等著將作監那邊的軍械,等他們那邊裝好車,一併出發。”
說著,李勤儉找了把椅子癱坐下來,一臉疲憊地說道,“這前前後後是第五批了吧?
普尚書,這庫房裡的糧食可是不多了啊。”
說到這個,普西偌也是一臉的無奈。
這大戰一起,戶部的庫房肉眼可見的在消弭。
“沒辦法,這一戰事關大明國運,就算是勒緊褲腰帶,也得保證前線的將士不能餓著肚子殺敵!”
如果是以往,他絕對說不出這個話來。
但幹了快一年的戶部尚書,他如今所思所想也開始從國朝出發了。
這也意味著他漸漸的真的從一個部落頭人,慢慢的變成了一個官員。
“這個下官也知道。”李勤儉說道,“不管怎麼說,前線的糧草是斷斷不能短缺的,下官的意思是要不要暫停一些靡費較大的開支,比如學堂啊什麼的。”
“不行。”他話說完,普西偌都不帶考慮的就拒絕了,“殿下之前交代過,學堂不能停,當時殿下說,這是朝廷的信譽,不可輕毀。
本官雖然不懂,但你也跟著殿下這麼長時間了,可見殿下錯過?”
李勤儉還是帶著些商人的市儈,哪怕他也為官一年了,但商人的市儈還是改不掉。
眼瞅著戶部艱難,他就打算把短時間內無法獲利的一些東西給去掉,只是他沒想到,普西偌的態度是如此的堅決。
而普西偌搬出了李承乾,李勤儉也就不再多言,只是有些無奈地說道:“下官也沒想到,這大戰一起,糧草消耗如此之快……”
“這個本官也沒想到。”普西偌也是嘆了口氣,道,“當初還以為我們的糧草能支撐很久,結果這大戰一起,真的是……
而且,最近蘇毗那邊的糧草也是越來越少了,是得想個辦法才是。”
“依尚書的意思?”李勤儉問道。
“日月山的那些商賈?”普西偌捋著鬍鬚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