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這個大唐名將在恐慌。
長安在變革。
一切好像都沾不上邊,但這一切又好像有根線在冥冥之中將它們都牽扯在了一起。
而這根線的源頭,就在澆河郡!
在李承乾的身上。
誰也沒想到,如今牽扯著這個天下未來走向的居然是這個年方不過十多歲的少年人。
當然,這會兒的李承乾很忙。
嗯,真的很忙。
隨著慕容孝雋的下葬,澆河郡的大軍終究要選一條何去何從的路。
不過這件事兒也沒那麼快,李承乾也不著急。
大軍就這麼在澆河郡駐紮了下來。
可他不著急不代表其麾下不著急啊,尤其是那些將領,誰不想建功立業啊?
這日晚間,李承乾正在王帳之中聽著普西偌從日月山送來的訊息。
還別說,這些老傢伙打仗可能差了點兒,但看家卻是還不賴。
不過想想也正常,作為昔日部落頭人的他們,誰還不是一個守財奴?
“殿下,普尚書問大明學堂要不要延期開學。”高純行在一旁說道。
李承乾搖了搖頭:“不用,打仗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百姓生活的更好麼?豈能本末倒置?
告訴普尚書,按照既定方針執行,不用擔心前線的問題,關於前線,他和伊尚書只需保證軍械和糧草以及民夫即可。
其他的,一律不用他們操心。”
高純行點了點頭,立馬就開始奮筆疾書。
作為李承乾的筆桿子,高純行掌握著大明王廷的諸多內幕。
如今也是以明王心腹自詡。
“殿下。”就在高純行奮筆疾書的時候,劉三頂著一頭冰渣子從外面走了進來,大冬天的就是如此,“各部將軍求見。”
“讓他們進來。”李承乾無奈地笑了笑,這些傢伙求見的目的,他心裡門兒清。
不多時,普祿勃齊和万俟璞還有趙巖就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
單看趙巖那一臉不情不願的模樣就不難猜出,他是被另外倆傢伙所裹挾而來的。
“參見殿下。”
“行了,有事兒就說。”李承乾懶得和他們繞圈子,眉毛一挑,不耐地問道。
不過你要指望万俟璞有這眼力見,那絕對是想多了,他當即就一臉急切地說道:“殿下,啥時候出兵啊?
定城王那孫子都已經摸進澆河城了,這要讓他站穩了腳跟,可就不好打了啊!
如今我們兵強馬壯的,正是一舉拿下定城王的絕佳時機!”
李承乾聽完鼻子都氣歪了,深呼了一口氣,問道:“你知道啥是時機?
來來來,你給本王分析分析,啥是最好的時機?”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啊,如今我們大軍都在這兒,兵鋒所指,誰敢不服?”万俟璞一臉理所當然地說道,“不服,不服就打得他服!”
李承乾低著頭,一手揉著自己的額頭,另一隻手指著万俟璞,沒好氣地說道:“滾滾滾滾滾!趕緊給本王滾。”
万俟璞還準備再說兩句,結果趙巖和普祿勃齊一左一右就拉住了他。
“走吧,太丟人了……”就連普祿勃齊都無語了,伱都說的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