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孝雋其實早就有了這個想法。
背叛吐谷渾對他來說,還是有些難以接受的,所以清君側這個名頭就再好用不過了。
有些時候,他也不得不承認漢人的有些東西確實不錯。
而聽到慕容孝雋這話,眾人頓時就高興了。
不管是反也好,清君側也罷,他們總算是有了動作。
這段時間可算是把他們憋屈壞了,可只要動起來,那主動權就難說在誰手裡。
而隨著慕容孝雋有了決定,整個澆河郡徹底動盪了起來。
對於澆河郡的那些將士來說,聽到這樣的訊息他們並沒有什麼難以接受的,相反,他們早就忍受不住了,若不是慕容孝雋一直沒表態,他們自己都想做些什麼。
這一下更好,別說是清君側,就是造反他們也不帶猶豫的。
之所以會這樣,其實也是定城王他們逼迫過甚,這使得大家都是怨聲載道。
忠誠的前提是什麼?
是你把我當人,我把你當神!
你都不把我當人了,全然當做了螻蟻和草芥,那我憑什麼還要忠誠於伱?
老子是賤民,但老子不是犯賤!
這就是他們這些人的想法。
至於說定城王他們為何敢如此逼迫澆河郡,說到底,還是為了政治利益。
一句話,慕容孝雋不能再爬起來。
這事兒要怎麼說呢?
就是當一個人開始傷害另一個人之後,他其實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繼續傷害下去。
這就是人性。
哪怕是逼迫得整個澆河郡造反,他們也在所不惜。
當然,這種行為也暴露出了他們自私且目光短淺的事實,要是天柱王還活著,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不過如今的國相西海王,雖然是一員猛將,但在政事上,說一句狗屁不通也不為過。
這傢伙吧,除了忠勇以外,幾乎一無是處。
慕容伏允之所以檢拔他為國相,也正是看重了這一點。
因為天柱王的事,讓他起了一些戒心。
這一對君臣,當真是昏君和姦臣的楷模。
當然,歷史上這樣的君臣也不在少數,而且在歷史上,慕容伏允本來就是出了名的昏聵。
只是誰也沒想到,就是因為慕容伏允錯用了西海王為國相,間接加快了吐谷渾的滅亡。
雖說原本的歷史上,慕容伏允也就堅持到了貞觀九年,但這不是提前了兩年麼。
次日,定城王正在駐地巡視,突然有人急急忙忙狂奔而來。
“王爺,慕容孝雋的人打來了!”
定城王一聽,也是頭疼:“這老匹夫還真是沒完沒了了!
勇士們,跟我走,別讓澆河郡的這些傢伙小瞧了我們!”
說著,他帶人就衝了出去。這段時間沒少和慕容孝雋的人起衝突,他仗著排程各部兵馬倒也沒有吃太大的虧,當下也沒當回事。
而報信的那人都愣住了,急忙追在後面大喊道:“王爺,這次不一樣,慕容孝雋來勢洶洶啊!”
只可惜,他的聲音註定被馬蹄聲所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