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
巢正來之前也是嚇了一跳,不過在看到李承乾的傷勢後,倒也鬆了一口氣。
真要說起來,李承乾這傷勢也就看著嚇人。
扒開衣服一瞅,這箭矢將將落在肩胛之處,那冒著寒光的箭頭都沒完全插進去。
看到這裡,眾人也是搖頭無語。
這麼重的傷勢,要是一路走回來,箭矢還不得掉下來啊?
李承乾卻是臉不紅心不跳,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不是他不自信,而是他需要清楚的知道老百姓的一些態度,這才方便他後面將要做的事情。
“事情已經發生了,本王也就不再多言。”李承乾說道,“不過經此一事,本王有些事情卻是想不明白,想問問諸位。”
“殿下請說。”普西偌問道。
李承乾問道:“諸位覺得本王對大明王廷可還算勤政?”
“殿下為了大明王廷三更眠五更起、日夜辛勞,不可謂不勤政。”普西偌說道。
對於這一點兒,沒人會否認。
李承乾在這一點兒上確實做地無可指摘。
“那諸位覺得本王對大明的老百姓可還算仁厚?”李承乾繼續問道。
一聽他這麼問,長孫衝馬上反應了過來,當即說道:“殿下以身謀國,還數十萬牧民重見太平,自大明王廷成立至今,鮮有食不果腹,衣不遮體之慘狀傳來,單以此舉不可謂不仁厚!”
李承乾點了點頭,可就在這時,李承乾卻是話音一轉:“也就是說,本王尚且還算勤政也可稱之一句愛民?那為何本王之子民卻是處心積慮想要謀取本王的性命?
難道說,是我大明王廷的官員,貪汙腐敗、欺壓百姓,弄得民不聊生?致使他們將這份怨氣記在了本王的頭上不成?”
“殿下,我大明王廷的官員別的不敢說,但是貪汙腐敗、欺壓百姓暫且卻是沒有的。”普西偌一聽李承乾這麼說,當下也是嚇了一跳,連忙開口說道,“如今殿下一心勵精圖治,大家都是知道的,暫且,就算是借他們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如此。”
伊原錫也是急忙說道:“對的殿下,大明王廷的官員可能能力有所不及,但尚且也算勤於王事,忠於王事。”
這一點兒,他們還真不是信口雌黃,大明王廷的前景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未來李承乾回大唐登基都不是沒可能。
既然有更加光明的前景,誰會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眼皮子淺?
再說了,如今的大明王廷什麼光景大家還不知道?都是從最艱難的時候熬過來的,至少他們目前還真沒那麼壞。
至於長孫沖和李勤儉等人,這會兒則是啥話都沒說。
有普西偌和伊原錫兩人開口就夠了,這種事兒,他們也插不上嘴。
李承乾卻是疑惑道:“這不是,那不是,那你們告訴本王,為何本王的子民要處心積慮的謀害於本王?難道一丁點的原因都沒?”
他說完,伊原錫和普西偌兩人都愣住了。
不是說了麼,這屈突部早年間就投了慕容順,他們此舉未必就是針對你啊!
很顯然,他們還沒搞明白李承乾的意思,或者說他們還不是一個合格政客。
李承乾要幹什麼?
他要藉著自己遇襲的事實,徹底肅清草原、凝聚民心,他之所以提出那麼多問題,不就是為了把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推到草原上去麼?
這兩個傢伙,到現在都沒還搞明白李承乾的用意,這讓李承乾倍感無奈,沒辦法,他只好將目光看向了長孫衝。
長孫衝終究是在長孫無忌那個老狐狸的耳濡目染之下成長的,早就明白了李承乾的意圖,見李承乾看過來,便站出來說道:“殿下,此次事件暫且來看雖然只是屈突部一部所為,但微臣覺得理當重視,不說肅清草原,至少屈突部當滅!
不說防微杜漸,就是殺一儆百,朝堂也當有所作為才可,否則,定有後來者!”
他這話裡面最讓李承乾滿意的,便是那句‘朝堂也當有所作為’屈突部是一定要屠的,但屠戮的名聲卻不能扣在李承乾的頭上。
或許有人覺得這並沒什麼,其實不然,這裡面的門道多了。
而這會兒,普西偌兩人也反應了過來,急忙說道:“對,長孫侍郎言之有理,屈突部當滅。”
對於屈突部滅不滅,他們其實不在乎,真不在乎。
一來屈突部當初追隨的是慕容順,他們並沒什麼私交,二來這一次的事情真把他們嚇到了,李承乾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他們未來的日子怕是比之前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