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
松贊干布將祿東贊送回來的信件惡狠狠的揉成了一團,奮力地砸了出去。
“這李承乾,壞我好事!”
他自繼位贊普以來,還是第一次受這麼大的打擊。
其他人不敢說話,尚囊倒是笑著將那團紙撿了起來,看了看,雖然有些意外,但還是笑道:“贊普何須動怒。
說到底,這明王不過是貪財好利罷了。
作為一個國君,如此行徑,當不得明主,於我吐蕃而言,其實是好事。”
“大相無需安慰本王。”松贊干布說道,“此舉,是我們大意了,我們只想引虎驅狼,禍水東引,倒是沒想到,李承乾竟然會如此沒血性。
哼,倒是讓我小瞧了他。”
他們倒是沒想過,李承乾是想透過此舉阻攔吐蕃一統,畢竟,就他們自己而言,其實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徹底統一吐蕃。
在沒有真正一統吐蕃之前,任何事都有變數。
首發域名m.
這就是作為先知的好處。
“其實就大明王廷的軍械,我們雖然瞭解不多,但透過最近和那些叛逆作戰來看,的確為他們增添了不少戰力,不過兩軍交戰,不是誰人多,誰的兵器好誰就贏定了。”尚囊說道,“昔日我吐蕃也不過是山南一小部落,彼時,蘇毗才是這片土地的掌權者,可那又如,我們吐蕃還是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松贊干布點了點頭,說道:“大相說的沒錯,兵器之利和兵馬之盛從來都不是兩軍交戰取勝的唯一條件,不過既然大明王廷願意出售,我吐蕃自然也要採買一些。”說著,他笑了笑,“漢人有句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還是很有道理的。”
尚囊也笑了。
這話沒錯。
嚴格的來說,吐蕃也好,松贊干布也罷,都是有可取之處的。
他們能最終一統吐蕃,絕對不是靠的僥倖。
“那微臣這就去準備錢糧。”尚囊笑道,“大明王廷窮,作為友邦,贊助一些也是應有之意。”
松贊干布笑了笑,李承乾給了他一個機會,一個瞭解、學習、甚至超越的機會。
遇到敵人不可怕,敵人強大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有了畏懼之心。
一連幾天,吐蕃都在準備錢糧,他們要和大明王廷交易。
只不過他們交易的目的不一樣罷了。
人都是這樣的,覺得別人能做到,我就一定能做到。
這樣的人從古至今,猶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
就在吐蕃籌措錢糧的時候,大唐,長安,太極宮。
李二等人再次因為大明王廷的事兒聚在了一起。
看完李孝恭送回來的信件,眾人都是一臉的驚歎,他們都沒想到,李承乾居然用這種方法消弭了戰禍!
這讓眾人都有些吃驚。
作為莽夫的尉遲敬德當即就嚷嚷道:“不爽利,賊來該打才是,這結果雖然好,但就是不痛快。”
“鄂國公此言差矣。”房玄齡說道,“站在大明王廷的角度來說,這才是最好的結果。之前老夫等人還在想,此一戰定然是吐蕃撿了便宜,現在看來,還是殿下棋高一著啊。”
說著,他自己都笑了。
李靖也點頭笑道:“確實,從戰略意義上來講,殿下此戰獲利巨大。只要蘇毗和吐蕃內戰不斷,那大明王廷的南線就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