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管李淵打的什麼主意,也不管李二是何想法。
這會兒的李恪兩兄弟,卻是好奇地打量著長樂那邊的馬車。
“這四輪的馬車,青雀可有見過?”李恪有些好奇。
李泰搖了搖頭,說道:“不曾見過。”
他也有些好奇,大家都說他博覽群書,可這般模樣的馬車,他也沒有任何印象。
四輪馬車說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這個問題還真就難住了這麼多年的工匠,李承乾能折騰出來,還是因為西方的人曾經研究出來過。
“走吧,快到涇陽了,趕點兒緊,日落之前就能趕到長安。”李恪說著,回頭看了看李承乾給自己準備的那些貨物,臉上也是露出了笑意。
這些東西現在可都是硬通貨,拉回長安就能賺錢,如此一來,王府上倒是能寬裕一二。
別以為王爺就有錢,貞觀初年,李二的內帑都窮得叮噹響。
當然,這一遭,他算是公器私用了,不過誰會在意這些?
哪怕李二知道了?滿朝文武知道了?那也只會說一句,兄友弟恭,是為美談。
首發域名m.
他們為什麼要公器私用?
不就是因為李承乾要這個名麼。
既然他們獲了利,這個名自然要幫人家宣揚出去,再說了,這又豈止是李承乾一個人的名,對他們來說,其實也是有好處的。
未來,如果李承乾真的登臨大寶,這個名,也是他們的一個護身符。
就這些從小在深宮大院裡長大的傢伙,哪兒有一個簡單的。
不多時,大部隊到了涇陽城。
馬車中,長樂看了看張小花,問道:“你要不要回家看看?”
“不了。”張小花搖了搖頭,道,“如今我的家在大明王廷。”
長樂點了點頭,笑道:“也對,咱們家在大明王廷,在日月山。”
對於張小花的回答,長樂很滿意,也是從這一刻起,她才真正的接納了這個朋友。
而在長安,李二得知大明王廷的使團已經到了涇陽,也是滿臉的喜色。
長樂要回來了,自己這個閨女出去快一年了。
對於長樂,他是打心眼裡的喜歡。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長樂是他女兒。
“讓房玄齡安排鴻臚寺和禮部官員,西出長安十里亭,迎大明使團。”李二吩咐道。
按理說,一個使團用不著這麼興師動眾,可架不住這個使團的正使是他閨女啊。
這個面子,還是要給的。
長孫皇后得知訊息後,當即就親自去了十里涼亭。
對於自己這個閨女,她也是心有愧疚。
不多時,十里涼亭便擠滿了人。
當然,除了長孫皇后外,其餘人可沒資格站在涼亭里納涼。
“將河間郡王請進涼亭稍作休息。”長孫隨口說道。
李孝恭如今任職禮部尚書,按理說,他是不需要來的,可長孫皇后都來了,他也就跟了出來,左右不過是十來裡的事兒。
“王兄何至於親自前來。”長孫笑道,“長樂那孩子,還當不起王兄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