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紅薯吧?”終於得空,馬老大詢問。
丁雪薇含笑點頭:“本來,我回來後不久就到你們那個方向了。可回來後發現它長勢緩慢了下來,也就停止了分送。”
“···能去臨海縣收撿海貨,這紅薯便是不能秋種也沒關係。”馬老大默然了幾秒後說。
這樣的話,放在幾天前他斷然是不會說的。
這一刻,他不由感嘆自己村的幸運。
若非有橡膠,今天的他們定當盼著紅薯藤的分發。
“村落附近的橡膠到底是野生的,我爹說,回頭我們可以買上一買。”
“你們明兒會進城吧?”丁雪薇不動聲色地問。
馬老大不隱瞞:“要進的,若是糧食價錢合適,想買點,手裡多些糧食,十二月時就不用去臨海縣了。”
“那你們順道進衙門問一嘴,若是可以,先將林地買了。”丁雪薇認真給予建議:“十一到來年二月,天氣都較為嚴寒,這些時候就一般樹木都會進入休眠期,你們,多多注意。”
之前她就提醒過,那些橡膠並非圓林村所有,一旦有人發現它的價值,圓林村人斷然撿不到便宜。
有錢了,想要抓穩來源,並不奇怪。
他的試探為的什麼結果,她也清楚。
就想知道自己會不會跟他們搶那些樹。
她既沒有在進衙門時提起,現在自然更不會有心,只是,衙門會不會允許他們將那些橡膠樹納入口袋,那就得看衙門的意思了。
···如果,同知大人沒死,圓林村人怕是別想佔這點便宜。
唐明這人做事,就有良知多了。
丁雪薇估計,他們這地能買。
馬老大聽了她這話,陷入了一陣思考,在走到木屋邊時,他道:“明兒我們就進衙門問一聲,之後會盡量多尋些膠樹,入了十一月將不再採收。”
涸澤而漁與取之有方源源不絕的區別,他還是明白的。
為人做事,不能只看眼下。
“下次送膠時間安排在十五左右,你看可合適?”
“看你們方便。”丁雪薇不置可否。
馬老大感激點頭:“那我們便十五過來,前後兩次,正好封刀。”
買了近九萬斤的橡膠,能做不少薄膜,最起碼,就是之後沒了橡膠,她手裡這些也能保障基本的紅薯數量。
今兒,圓林村人心情好,丁雪薇也不賴。
來來回回與馬老大交流了好一會,從增設分離器到路邊取膠方便,兩人說了不少。
“那你們休息著,回頭吃飯了我讓人來叫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