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後王衛東就出現在釧路市松前櫻漁業協會的一家水產加工廠裡。
王衛東的工作很簡單,就是站在飛旋的刀具旁邊把鱈魚頭割掉。
鱈魚最先變質的就是鱈魚的腦袋,如果把鱈魚腦袋切掉能夠延長鱈魚的保鮮時間。
他做的是第一道處理工序,生產線後面的人處理內臟和魚尾然後切塊或者切片再進行裝盒包裝。
車間溫度很低,王衛東干兩個小時可以休息一會然後再幹兩個小時,中午吃飯後下午再幹四個小時。總的勞動時間其實上超過九個小時。
水產加工廠一共有一百多人,只有王衛東這麼一箇中國來的工讀生,那些跑掉的人都去東京大阪橫濱這樣工資更高更容易找到工作的地方。
而且那些地方人多,即使簽證出了問題也更容易躲藏。
幾天下來大家都看到這個來自中國的年輕人乾的一點也不差。每天站在固定地方八個小時幹活說起來簡單,實際上也很累。
水產工廠的會長佐藤義則知道工廠來了一個來自中國的年輕人專程趕到車間觀察王衛東勞動。
王衛東休息的間隙佐藤義則過來與王衛東打招呼。
“看見你幹活的樣子讓我想起了五十年代我年輕的時候,現在我們國家的年輕人越來越不能吃苦了!”佐藤義則感慨的說道。
“現在的工作不算什麼,我曾經在農村裡種地比這裡還要辛苦。”王衛東說道。
“農村?我們這裡的年輕人都跑到大城市裡,他們都希望坐在辦公室裡根本就不願意留在農村種地,這裡艱苦的工作他們也不願意幹,你注意到沒有,整個車間裡你是最年輕的。”佐藤義則說道。
“佐藤會長,我們加工的鱈魚都是日本漁船捕撈的嗎?”王衛東問道。
“當然,由於北海道的漁業資源越來越少,捕撈量也越來越少,鱈魚的價格也越來越高。也許有一天我們就沒有魚可以捕撈了。”佐藤義則嘆息說道。
“我在這裡工作半個月還要回去學習日語,到暑假和秋季假期的時候我還想來這裡工作,等一年後結束學習的時候我也想到這裡工作一段時間。”王衛東說道。
“隨時歡迎你,年輕人!”佐藤義則答道。
王衛東在水產工廠幹了半個月時間,賺了七萬日元,相當於人民幣四千塊錢多一點。
半個月就賺四千塊錢這是國內的人不敢想象的。
王衛東回到阿寒町飛鳥學校,目黑校長看見他如期返回非常高興。
王衛東馬上給自己做了一頓中國飯菜犒勞自己,在釧路水產工廠的時候米飯上放幾片生魚片對日本人來說是美味,可是他實在是吃不慣。
門縫下面塞了兩封書信,一份是從哈市來的,另外一封是從京城寄來的。
王衛東先是開啟哈市的來信,父親王海富告訴他歐小陽打聽他的具體地址,再過兩個月民生路的商店到期,他們打算再交三年的房租,家裡的一切都好。
看來歐小陽在知道王衛東在日本的地址後馬上就給他寫了信。
在辦理出國的時候歐小陽在朋友的建議下特意找了這個遠在北海道偏遠地方的語言學校,這所學校連擔保人都不用,申請十分容易,很顯然是一所騙子學校。
等王衛東發現上當受騙的時候會馬上回來。
可是讓歐小陽始料未及的是王衛東居然真在這裡開始了學習。
歐小陽希望王衛東快一點回國,又一筆大生意正等著他出馬,這一次他和朋友們準備了二十萬元的皮夾克,打算運到那邊大撈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