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東和許康年在沙副市長的陪同下前往劉唐鎮。
劉唐鎮原來就叫劉唐村,主要住的是劉姓和唐姓人。六十年代在這裡建立起一座大型造紙廠,加上附近村民迅速增加到上萬人,由村變成了鎮。
“當初在這裡建造紙廠的時候就是因為這裡有一條河,既有大量的蘆葦用於造紙而且排放汙水方便,現在當然不行了,現在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造紙廠對環境汙染太嚴重!更何況省城要往西延伸建新城,省政府和市政府將來都要遷往新城,這條河就是新城的水源地,造紙廠就不能留在這裡了。”沙副市長介紹道。
現在全國各地的大中城市紛紛謀畫新城建設,就像偉人說的,一張白紙才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而老城推進拆遷很困難,進行大規模建設很難。
建新城就不一樣了,公路公園,政府各部門大樓,住宅小區等等全部一體規劃,這些事情想一想就心潮澎湃!
在幾十平方公里的地方建一座新城誰不激動,誰不高興!
“到時候我們市政府就向國家申請地鐵立項,新城離你們要的這塊土地也就是那座造紙廠不過才三十公里。再過些年,新城很可能就延伸到那裡!”沙副市長眉飛色舞的說道。
地鐵這樣的市政工程一張地鐵票不過兩三塊錢,必須要靠財政補貼才能執行。
不過根本不用擔心市政府沒有錢,他們算的不是兩三塊錢的地鐵票收入,他們算的是兩三百億甚至更多的地產收益。
建一座新城,待開放的土地有多少?賣地收入又是多少?
地鐵延伸到哪裡,房價就漲到那裡!
轎車停在造紙廠門口,大鐵門開啟,轎車開了進去。
造紙廠已經停產很長時間了,院子裡甚至長出一片一片的荒草。
“整個造紙廠有二百二十畝,王董事長你看怎麼樣?”沙副市長問道。
王衛東輕輕搖頭說道:“沙副市長,我們集團想在這裡建立一所有一萬五千到兩萬名學生的大型中學,二百二十畝還是小了點,最好再增加一百畝!”
聽見王衛東這麼說,沙副市長笑著說道:“沒問題!你們可以向河的方向再擴充套件一下,沒有了造紙廠,蘆葦就沒有了用處,可以把蘆葦塘佔一部分,不過都是淤積出來的土地,鬆軟了一點,而且要做好堤壩,我建議整個校園要墊高,否則要洪水的時候就被動了。”
一下子就被向陽電子買走三百多畝土地,雖然這裡的土地不值錢,可是數量大,土地收入很可觀。
王衛東看向許康年,許康年微微點頭。
“這裡建一座中學對附近村民增加收入也是很有好處的,甚至光一個鎮的原來人口都不夠,對附近幾十公里範圍內的人都有好處!”王衛東說道。
“這裡靠近河流,土地都是淤積出來的,將來建設的時候要考慮房屋沉降問題。”許康年說道。
“是啊,土地面積大一點好,樓房不能建的太高,最好不要超過四層,三層以上都要加防護欄!”王衛東說道。
青春期的孩子有時候情緒不穩定,千萬不要出大事故。
沙副市長在旁邊面帶微笑的聽著,看來向陽電子還是很靠譜的,想的也很周到。
“等勘測做完之後,我們就與市政府簽訂協議,然後我們就開始設計施工階段!”王衛東說道。
“歡迎向陽集團到我們這裡投資,興辦教育,當然,除了教育產業,其他方面的投資我們也是歡迎的!”沙副市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