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東突然清閒起來了,現在弗山三個工廠裡有歐小軍,齊建國和張志峰負責,歐小陽在開市啤酒廠,那裡還有從虞城啤酒廠去的彭萬山。從輕工總局請來的吳夢松現在正在渝城市與市裡的領導進行啤酒廠收購的談判。
許康年在武林市負責20萬噸啤酒廠的建設,就是宋宇也有一隻足球隊需要他打理。
王衛東這幾天就是待在家裡,如果有什麼事那些人會主動給他打電話的。
其實這樣更好,本來工廠和建設中的許多事情就不是王衛東擅長的。
比如說現在許康年負責的啤酒廠建設,這麼大的工程一定有很多人透過各種渠道想跟許康年搭上線然後把各式各樣的工程隊塞到啤酒廠建設工地上去。
這樣的事情王衛東只要想一想就覺得頭疼,而許康年在沒有退休之前在京城裡就是負責市政建設的,他處理這些事情很有經驗。
吳夢松原來就是負責輕工業部食品工業處的,現在與渝城市政府方面打交道彼此之間溝通起來也很容易。
反過來說,到向陽電子工作對於許康年他們來說也比原來在機關裡工作輕鬆很多,畢竟上面只有四名股東所以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不用在乎誰是誰的人,也不用實時請示彙報,只要把工廠管理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根本不存在機關裡司通見慣的勾心鬥角。
王衛東給哈市家裡打電話,讓父親王海富告訴自己的奶奶他病了。
果然奶奶黃桂英聽說自己孫子病了立刻催促兒子王海富訂機票,她要馬上趕到弗山。
結果黃桂英到弗山以後卻發現王衛東好好的,什麼事都沒有!
“總看不見你老人家,我都得相思病了,連飯都吃不下!如果你老人家再不來,我可真要病了。”王衛東笑著說道。
“錢賺的差不多就行了,多少才是多?錢賺的多了,反而讓人擔心。我現在一天到晚就替你擔心,擔心你早晚有一天會出事!”黃桂英說道。
你也不能說奶奶黃桂英思想保守,千百年來中國人養成的小富即安的性格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們常放在嘴邊的就是人怕豬出名豬怕壯那句話。
家裡人到了弗山,可是王衛東卻要走了。
這段時間在渝城市負責談判的吳夢松每天都給王衛東打電話,報告談判的進度。
現在談判終於完成,王衛東要到渝城市代表向陽電子與渝城市政府方面簽訂啤酒廠的收購協議。
由於渝城市啤酒廠是60年代建設的,那些裝置算起來已經有30來年的歷史根本就不值什麼錢。
最值錢的就是那塊土地,60年代的時候渝城市的人口比現在少很多,所以啤酒廠的佔地面積很大,在原址上建設年產20萬噸啤酒裝置的啤酒廠足夠了。
王衛東最擔心的是啤酒廠的人員安排。這家啤酒廠原來有700多人,可是啤酒廠的規模只是年產5萬噸。按理說700多人就是年產20萬噸的啤酒廠也足夠了,可見人浮於事的情況有多嚴重。
可是等到他和宋宇趕到渝城市的時候卻發現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知道啤酒廠即將被向陽電子收購以後,啤酒廠裡有100多人主動的調離了。”吳夢松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