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剛在港島是一個很有頭腦的商人,可是他那一套經商理論在內地就不靈了,人也顯得很遲鈍。
他連央臺已經派出採訪組到玫瑰園現場進行採訪攝影的事情都沒有聽到,直到這個新聞節目在陽臺播出的第二天,鄧建剛才從朋友那裡知道這件事!
牡丹園爛尾樓事件經過央臺報道以後,現在不僅是京城,已經是全國聞名了。
已經預付房款的105名業主一定會追著他退款之外,後續再也不會有人買牡丹園的別墅。
等待鄧建剛的是有關部門把牡丹園這個專案進行拍賣以減少損失。
鄧建剛在港島的時候,他的朋友就提醒過他,如果沒有政治頭腦就不要到內地去做生意。
直到現在,鄧建剛才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裡的含義,他現在已經是走投無路了。
鄧建剛只能跳樓止損,他找出李月詩的名片撥通李月詩的電話。
“李小姐,前幾天你跟我談的事情我已經想明白了,我願意把手上牡丹園這個專案轉讓給向陽電子。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你開價四個億,我只在這四個億上加5000萬,只要是向陽電子拿出4億5000萬,我就把這個專案轉讓給你們!”鄧建剛說道。
電話那邊傳來李月詩冷冰冰的聲音:“不好意思,鄧先生。我的老闆已經說了,這個專案最多隻能給你3億5000萬,多一分錢我們都不要!我也是從港島來的,所以多勸你一句,3億5000萬已經不少了,如果你再這樣執著下去,將來的價格只能會更低!你要好好想清楚。”
鄧建剛拿著電話的手有些顫抖,他對李月詩說道:“李小姐,你再讓我想想,今天晚上我再打電話給你。”
放下電話後,鄧建剛進行最後一次的努力。他馬上坐車到市裡各個部門進行溝通,看看有沒有希望把手續辦下來,然後又給港島的朋友打電話尋求合作支援。
幾個小時過去了,鄧建剛悲哀的發現他已經徹底的失敗了。
晚上,王衛東接到了李月詩的電話。
“老闆,鄧建剛剛才打電話過來通知我,他希望與向陽電子方面的人簽訂轉讓合同。我覺得如果我們趁這個機會在壓壓他,他還是要讓步的。省出一兩千萬絕對沒有問題。”李月詩說道。
“算了,能夠降低5000萬已經可以了,不要把人逼到絕路上,我不喜歡這種做事方式。我馬上就去京城,宋宇也會趕到那裡,然後我們就於鄧建剛面談簽訂合同。”王衛東說道。
兩天後,在經過與王衛東和宋宇簡單的商談之後,鄧建剛與王衛東簽訂合同以3億5000萬的價格轉讓牡丹園這個地產專案。
他發現與他交易的公司並不是向陽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而是來自開曼群島的 Wso公司。
心灰意冷的鄧建金剛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心思對這家突然冒出來的開曼公司追根問底。
現在能夠有3億5000萬的資金落袋為安已經讓他很欣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