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 第三百七十五章四化企業是我們的目標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五章四化企業是我們的目標三 (1 / 2)

“以前不是總說四個現代化嘛,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我們現在就是在幹四個現代化!小軍大哥,將來再有領導到我們這裡視察的時候,你彙報工作時一定要把這句話加進去!”王衛東說道。

“我們頂多只能做到了三個現代化,那個農業現代化怎麼也不會包括在內向陽電子之內。”歐小軍說道。

“農業還是有的,在北方大國那邊,我還有1000多俄畝的土地,只不過那是我個人的,不屬於向陽電子。”王衛東說道。

休息的時間結束了,在工廠院子裡休息的工人紛紛重新走進車間,開始了下午的工作。

其實在工廠流水線上工作的人十分枯燥,同樣一個動作,每天要重複幾百甚至上千次。

現在由於工作強度並不高,每個月獲得的工資更不是這些姑娘在老家農村幹活可以比的,所以絕大多數人心裡還是很滿足的。

這一點不像。二三十年後當大學生也不得不走上工廠流水線的時候會發出“整天從事這種簡單枯燥的勞動,我都不知道我是誰,我在幹什麼?”這種深刻的哲學問題。

最先到貨的是在國內採購的電路板和機芯上包括電機在內那些簡單的零部件。

王衛東讓歐小軍在電腦學習機工廠裡挑選出十幾名優秀的工人,讓她們先進行組裝機芯和解碼板的訓練。

等將來工廠正式投產後,這些工人就是各條生產線上的工長。

在王衛東的催促下,臺廠華立光電的三千個鐳射頭也到貨了,有了鐳射頭現在就可以組裝機芯。

而解碼晶片還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陸續從臺島供貨。

王衛東幾乎每天都要到工地上轉一轉,大伊萬和康斯坦丁都驚歎於工廠的施工進度,輕鋼框架搭建好以後,工廠一天一個樣。

整個廠房迅速的成型,然後就是水電等管路的鋪設,工廠內部裝置的完善和廠區地面的平整。

“中國人真能幹!”康斯坦丁說道。

聽到康斯坦丁的話,王衛東不由得想起他第一次到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時候,和姚啟明隔著窗戶看見馬路上正在施工的北方大國工人在下班的時候直接關掉水泥攪拌桶的開關,讓裡面的水泥凝固在攪拌桶裡。

當新建成的工廠進入掃尾階段的時候,工廠工人的招聘馬上開始。

為了加快招工速度,王衛東和歐小陽暗中鼓勵電子管廠和電腦學習機廠的工人悄悄的透過老鄉關係從其他工廠拉人,而且根據拉來的人數有獎勵。

那些人畢竟在弗山打工已經有一段時間,已經適應了這裡的打工生活,上手更快。

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有些侷促不安的坐在王衛東面前。

“季武大哥已經給我寫信來了,他在信裡說你是個人才。”王衛東說道。

坐在對面的馬有途黑紅色的臉有些發燙,他有心難為情的說道:“實在沒辦法了,真是丟死人了。!”

馬有途和王衛東的大舅哥陳季武一樣,當年都是在西南立過功,後來一起到軍校學習。

唯一不同的是馬有途在從軍校畢業後不久就趕上那波大裁軍,他是當時四十五萬名軍轉幹部中的一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