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放心,機場和邊境上都有我們的人,岡察洛娃根本跑不出去。現在海港沒有解凍,那條魚雷艇她也用不了。”庫爾維奇說道。
放下電話的時候庫爾維奇已經渾身是汗了。
睡在庫爾維奇身邊的彼得洛娃已經醒了,她把一條胳膊搭在庫爾維奇的小腹上。
漁業公司換了經理以後,她就上了庫爾維奇的床。
王衛東在第二天悄悄的從烏蘇里斯克回到了國內。
兩天後他就來到了京城。
那幾家能夠生產鐳射頭的小本子企業和歐洲企業大部分在京城設有分公司或者商務處,有兩家設在滬市。
所以歐小陽和宋宇跑這幾家公司很便利。
王偉東到京城以後就給歐小陽和宋宇打電話,他想詢問一下他們兩個與這些公司談合作的進展。
歐小陽和宋宇很快就來了,不過看他們的臉色都不太好。
“這些狗屁公司覺得自己財大氣粗,還有技術,都牛得很!像鐳射頭這種東西,他們現在還不打算在中國投入生產。”宋宇說道。
宋宇說的事情一點都不奇怪。國外的公司都是這樣,技術含量高的儘可能放在國內生產,沒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才在國外設廠進行生產。
而在九十年代初,鐳射頭的生產還屬於有技術含量的範疇,所以外國公司並不願意在國內設廠。
“我聯絡的那幾家公司也是這樣。在他們眼裡,我們這家公司還是太小,而且還是私營企業,根本就不放在他們眼裡!”歐小陽說道。
八九十年代,外國企業都傾向於與中國的國營企業合作建廠,因為國營企業的背後就是政府,所以有優惠條件,而且財大氣粗,更重要的是根本不愁市場銷售。
就像德國生產的那有四個圈兒的汽車,即使賣得再貴,也不愁賣不出去。
甚至出現了外企想要低價出售,但是國企方面卻堅決反對的情況!
“其實我在南方的朋友幫我推薦了一家公司,是臺島的一家企業,也能生產鐳射頭,而且價格非常便宜,只是那個朋友跟我關係不錯,所以跟我說了實話。那家臺廠生產的鐳射頭比小本子生產的鐳射頭在質量上差很多,壽命很短。”宋宇說道。
鐳射頭在高溫下工作,是有一定使用壽命的。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鐳射頭會老化。
小本子的鐳射頭每天使用三四個小時,可以使用三年以上,這已經算是質量很好的了。
即使是錄影機也是一樣,中國成千上萬的錄影廳裡面,很多錄影聽二十四小時連軸轉,每年用壞幾臺錄影機稀鬆平常。
宋宇說話之所以猶豫是因為這兩年據他的觀察,王衛東對電腦學習機和電子管生產質量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他覺得王衛東不會採用這種雖然價格低,但是質量很差的鐳射頭。
“質量差到什麼程度?”王衛東問道。
“可能只有小本子生產的鐳射頭一半的使用壽命。”宋宇答道。
“你馬上給你那個南方的朋友打電話,我們願意去談!”王衛東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