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出生在東海郡的淮陰縣(今江蘇省淮安市),原本是楚國人。史書上並沒有交代韓信的身世,只是說早年的時候他家裡很窮,但是有理由相信,韓信絕對不是平民家庭。
一來史書說韓信“好帶刀劍”,韓信早年天天揹著一把寶劍混社會,要知道劍在當時是冷兵器中的王者,是身份的象徵,平民老百姓是不可能佩劍的,韓信家窮,肯定沒錢買劍,那這把劍可能就是他家裡流傳下來的;二來從後來的楚漢戰爭中,韓信表現得深諳兵法、用兵如神,要是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怎麼可能具備這種素養。所以說韓信應該是家道中落的貴族階層。
因為家族的沒落,韓信既沒做官,也沒經商,他也懶得種田養活自己,成天到別人家蹭吃蹭喝,鄉里鄉親的都不喜歡這個好吃懶做的小青年。雖然家裡窮,但韓信的志向不小,他老媽死的時候,家裡沒錢辦葬禮,韓信也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了一塊風水寶地給老媽做墓地,並說:“以後這墓地附近要安置一萬戶人來守墓。”就是不知道墳景房在古代好不好賣。
韓信經常去蹭飯的人裡有一個是亭長,一蹭就是數月。亭長的老婆很是憂愁,畢竟亭長的工資也沒幾塊錢,養不起韓信這個閒人,於是在一次韓信來蹭飯的時候故意沒準備他那一份。韓信也明白了亭長家的意思,從此再也不來蹭飯。
沒地方蹭飯怎麼辦,韓信只好自力更生,他又不愛種田,就到河邊去釣魚吃。釣魚是門技術活,韓信顯然不打內行,釣的魚不夠吃,經常餓肚子。一個經常在河邊洗被子的大媽看韓信可憐,天天拿點吃的給韓信,韓信感激涕零,對大媽說:“將來我發動了一定報答您老人家。”大媽反而生氣了:“你先養活自己再說吧,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的,又不是圖你的報答。”年少的韓信點了點頭,心裡發誓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
隨著時間流逝,韓信長成了高大的壯小夥子,揹著一把寶劍,有點像混江湖的武林高手。按說看到韓信這樣裝扮,一般人是不會去惹他的,偏偏淮陰縣裡有個不怕死的年輕屠戶,嫉妒韓信比他高比帥,有次在街上看到韓信的時候把他給堵住了,對韓信說:“別以為你長得高大,拿著把大寶劍,就了不起了,我看你就個膽小鬼。”
韓信不想搭理他,轉頭要走,屠戶又跳到韓信面前攔住了他,說:“別走啊膽小鬼,這樣吧,你要是有種的,就拿劍砍我;不敢砍的,你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我就放過你。”韓信思考了一下,並沒有去拿背上的劍,而是緩緩趴到了地上,從屠戶的胯下鑽了過去。對於大丈夫來說,這無異於奇恥大辱,街坊鄰居們看到都哈哈大笑,嘲諷韓信是個孬種。韓信鑽過褲襠後,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淡定地離開了。
隨著反秦浪潮的高漲,韓信決定也投身於革命,闖點事業出來。韓信是楚國人,所以他先把簡歷投向了項梁。義軍正缺人呢,基本上是來者不拒,韓信馬上就被楚國公司錄取了,但他的崗位只是一個小兵,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水平。
項梁死後,韓信繼續待在項羽的部隊裡。項羽看韓信高大威猛,給他提拔成了郎中。軍隊裡的郎中可不是什麼大官,說難聽點就是給項羽當保安。不過得益於這個崗位,韓信開始接觸到了領導層,多次給項羽出謀劃策。項羽是個何其高傲的人,一句“你在教我做事?”就把韓信給打發了,他讓韓信當郎中只是看中他的體型,根本不在意他的兵法水平。
漸漸得,韓信對項羽感到失望,覺得自己在項羽這裡肯定沒有機會一展抱負,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辭職!項羽哪裡知道,這個自己看不上眼的郎中,將給他帶來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