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他進不去,只能在臨湖小築附近等著,等著元娣公主出現的那一刻。
海潮的爆發,百萬大軍出征,導致元娣公主之後便沒有再踏出宮門一步,楚驚天已經漸漸失去了耐心。
他甚至心蹦出了一個念頭,那是提劍殺入宮門。
但很快他又被自己這種想法給嚇到。
如此猶猶豫豫,糾結了很久,精神每況愈下,他感覺自己已經快要瘋了。
可是算如此,他還是堅持著躲在陰暗處,在冷雨瑟瑟發抖。
......
抵禦海潮的大軍出發已經半個多月,目前正按照計劃實施,即將迎來迄今為止,與海潮最大規模的死戰。
然而便在此緊要關頭,邊境的某一處,卻突然傳來了不一樣的聲音。
海潮早已經席捲了整個大魏,但真正的恐怖還在邊境,這並不代表大魏的百姓便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尤其是在邊境不遠的城鎮,每每海潮呼嘯,便彷彿地震一般,哪怕只是自海域的方向濺射而來的水滴,卻也能夠匯聚成河,對周遭城鎮施行極大的破壞。
軍方已經沒有精力往後撤,去保護百姓,本以為邊境城鎮都要難逃厄運,卻有意外隨之發生。
據說,西北邊境的周遭城鎮裡,偶有出現一位手持書卷的讀書人。
他只是在街道行走,一邊看書一邊行走。
然後海潮席捲而來的恐怖河流,便此隨著他一步步而瓦解。
他不斷的往前走,路過一個又一個城鎮,然後也雲淡風輕的解除了一個又一個危機。
此等畫面堪稱神蹟。
成功獲救的老百姓們,免不了有一番猜測,甚至傳出了不同的八卦訊息。
有一位在天下行走的讀書人,隨隨便便讀了一會兒書,每一個字出口,便是山崩地裂,日月顛倒,驚破蒼穹!
這當然有著極大的誇張成分,但周遭城鎮危機解除卻是事實,容不得旁人不信。
沒有人知道這名讀書人是誰,只知道他從未停下腳步,手始終有著一卷書,而那捲書的書名卻是《啟蒙書》。
在前線佈置的蕭天城自然也聽說了這樣的事情。
因為大陣的防護,但也難免有漏之魚,畢竟水滴穿石,無法全部擋在陣外,算那些水滴能夠聚整合河,也只是能夠對普通人造成危害,卻難以對修行之人造成生命危險。
但是那傳聞太過玄妙,蕭天城猜測,那位天下行走的讀書人,修為最低也得是半步問神,甚至更高才能做到如此輕易的解除海潮餘力的危機。
蕭天城沒有精力去設想那讀書人的真正身份,但既然有人出手解決了後患之憂,自當是意外之喜,他的全部精力還是需得放在前線。
他有預料,一旦張之羽的計劃成功,那麼這場御海之戰,或許能夠儘早結束。
現在便是全力以赴的時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