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行不息的赤陣面前,任何一艘敵船靠近,在它的前面都必然會有一艘戰船,一旦兩船接近,敵船必敗無疑。
赤陣幾十丈外的敵船,全都望著遠處升騰的黑煙,那艘戰船結局如何,他們完全能夠想象,黃金重要還是命重要,這個問題馬上出現在每一個人心裡。
毫無疑問,命比黃金重要,這次掙不到黃金,下次再掙也行,但命只有一條,今天丟了,明天絕對不會再活過來。
很快,他們做出了選擇。
赤陣外的近百艘敵船紛紛後退。
三十丈......四十丈......五十丈......六十丈.......
赤陣守護的江中防線,安全了。
但赤陣並沒有停止執行,前陣依然逆水而行,後陣順江而下,直行六里,轉向掉頭,六里江段,被守護的固若金湯,沒有任何敵船膽敢靠近。
七八十丈外,敵船按兵不動。
至此,這個江段的渡江敵軍宣告渡江失敗。
但其他江段的戰鬥卻十分激烈、慘烈,許多戰船為擋住衝來的敵船,迎船相撞,兩敗俱傷,也有敵船幸運的衝破了一次次攔截,靠近江岸。
楊叢義站在鎮江渡口高處,見赤陣完全將敵船攔在江心之外,便不再繼續關注。
煞費苦心想出來的陣型,對敵之時果然是有用的,但也不是無法破解,沒有死穴,敵人現在想不到,不代表他們回去之後想不到,也許這種陣型只能促效這一次。
要想擋住敵軍下次進攻,看來得趕緊改進這個陣型,讓蘇仲、潘誠他們抓緊訓練,不然再讓他們堅守江中防線,就是強人所難,將他們至於險地。
楊叢義望了望其他江段的戰船,只見各處戰場混亂,大宋戰船與敵船糾纏不清,勝負難分。
稍稍看了一會兒,便回到營中,細想赤陣變招、變陣之法,以應付之後可能面臨的被動局面。
鎮江各江段經過近一個時辰的纏鬥之後,敵船能退走的退走,沒有退走的幾乎都是跟大宋戰船同歸於盡,沉入江底。
傍晚,今日戰報傳遞各軍知悉。
戰報說,敵軍此次三百餘艘船隻突然渡江襲來,經過鎮江守軍英勇抗擊,擊毀敵船一十三艘,最終拒三百餘敵船於江岸之外,成功守住了江防,粉碎敵軍此次渡江企圖!
這份從帥府傳出來的戰報,當晚就送達鎮江各軍。
又一場勝利,各軍士氣為之一振。
但據楊叢義親眼所見,還是有敵船靠近了江岸,只是無法登陸,不得不退走而已,所以這份通傳全軍的戰報,只是報喜不報憂,並不是真實戰況的反應。
就在鎮江守軍大肆宣揚此戰勝利之時,對面的瓜洲渡也在獎勵今天參與渡江的將士,用的是真金白銀。
當完顏元宜親自向完顏亮彙報此次渡江的結果之後,完顏亮大喜,當即命令近衛抬出黃金,作為額外獎勵,還拿出了一箱白銀。
因為完顏元宜告訴他,此次渡江共二百五十艘船,損失六艘,其餘船隻與宋軍戰船在江中交戰數個時辰,沒有太大損傷,明天還能再戰。這次嘗試分散渡江,有六十七艘船成功衝破宋軍攔截,抵達對岸,除一艘擱淺外,另外六十六艘船全部返回渡口,還擊毀對方十二艘船,可見皇上提出的分散渡江方法有效可行。
隨後完顏元宜就把完顏亮提出的分散渡江方法大吹特吹一番,聽的完顏亮十分高興,毫不吝嗇的賞賜黃金給成功渡江的勇士,賞賜白銀給安然返回的將士。
賞賜完畢,完顏亮大手一揮,當即下令,明日出動三百艘船,繼續分散渡江,以戰代練!
完顏元宜欣然領命,帶著賞賜的黃金和白銀離開龜山寺行營。
透過今日渡江一戰,完顏元宜也對分散渡江的想法有了不少信心,若是早這樣渡江,當初在和州就不會敗的那麼慘,甚至早就渡過長江,打到臨安了。
完顏元宜回到軍營,將九成黃金收了起來,其餘的兌換成銅錢,按承諾分給各船將士作為獎勵。
這次渡江雖然達到了目的,但還是暴露出不少問題,根據一些渡江將官的反饋,他便開始籌劃明天要怎麼渡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