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趙尤被陸安打發回去,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
十月中旬,陸安帶上付天齊,程雪峰以及盧玉燕等三千餘人,浩浩蕩蕩的離開了丹陽郡淨月軒,在鄭衛濤的引領下,趕往塢江衛。
隨軍三百多輛馬車中,除了糧食補給之外,其餘一大半,全部是近一個月時間製造新型投石機,以及五萬餘顆足球小炸彈!
而負責押送這些大殺器的重任,則交給了盧玉燕和盼睛兩人。
為了保證盧玉燕和盼睛兩人的安全,陸安讓阿二帶了十名死士,全天候不離她們左右。
至於阿大,則帶著剩餘十八名死士,專門守護陸安的安全。
眼看著就要到達自己地盤,鄭衛濤一路上嘴裡滔滔不絕的介紹著,陸安則時不時的點頭。
“少主,塢江衛一帶水域,雖然水面較寬,但也正因如此,即便將來夏軍南侵,勢必不會成為夏軍主攻方向。”
“末將治下三百兒郎,皆是水軍好手,大部分在當兵以前,都是沿岸一帶以水為生的漁民後代。”
“即便夏軍日夜苦練,可他們那點本領,在咱們眼中還是兒戲一樣,不值一提!”
“少主如有需要,末將願帶屬下三百兒郎,替少主先鋒開路!”
看來,鄭先覺沒少給這個小兒子灌輸一些思想。
一路上,鄭衛濤在陸安面前表足了忠心,甚至沒有過多去想,陸安帶著的這三千餘人,將來面對對岸二十餘萬大軍可能出現的後果。
不過,鄭衛濤本就和陸安一樣是個年輕人,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又有這麼一個在陸安面前表現的機會,自然要牢牢抓住了。
陸安也是沒有其他辦法。
以前從江北南歸,走的都是建康以前的河道,河道既窄又安全。
不過,因為楚陰不願合作,他也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塢江衛這邊。
淮河河面寬窄不一,最寬處達三十餘里,而建康以南最窄處不足五里。
就比如鄭衛濤駐守的塢江衛一帶,河面平均寬度都在十餘里左右,正如鄭衛濤所說,本就不善水戰的夏軍,即便南侵,也不會選擇這裡為主攻方向。
當然,對於自認為準備充足的陸安來說,河面寬窄無所謂!
“少主,前面就到了塢江衛。”
“末將已經提前知會過手下將士,六艘戰般早已備好,您看——”
順著鄭衛濤的手指方向,前方五百餘米開外,塢江衛南岸,六艘大船依次排開,岸邊將士個個精神抖擻。
鄭衛濤拍馬先行,很快來到那些將士面前,在陸安等人到達之前,齊齊拜倒。
“塢江衛水軍尉鄭衛濤,率屬下兄弟恭迎少主駕臨!”
江南軍隊全部由楚陰掌控,陸安這個所謂的少主,不過就是個花架子而已。
但在這些低階將士看來,少主就是少主!
因此,陸安的到來,讓塢江衛的將士們振奮不已。
“少主,請登樓船。”
鄭衛濤側身一讓,指了指岸邊停靠的一艘三層樓高的樓船。
塢江衛作為一支完整水戰單無,裝備了六艘戰船,包括一艘樓船,兩艘艋舯,兩艘鬥艦,以及一艘拍船。
樓船是指揮船,艋舯在水戰中相當於快速反應的衝鋒舟,鬥艦是主力戰艦,也是裝備最好的作戰艦隻,拍船則裝備了巨大的絞盤和投石機以及大拍杆,專門用來拍擊敵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