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裡又買了很多的東西,下午四五點回的家。
這一年裡,綠之源公司在縣裡又投了十來個專案,原來投資的專案,有的又開始了擴充套件。
有的還在建設中,有的已經投入到了生產中。
現在這家公司揹負的貸款已經有了幾個億了,不過沒有人擔心他們還不上貸款。
前段時間嚴鑫接受了多個省內媒體的採訪,在省內狠狠的刷了一波知名度,成為了省裡很多人都知道的成功企業家,個人資產更是被傳破百億,被稱為國內三十歲以下最有錢的企業家。
幾個億的貸款,還是從家鄉銀行貸的款,沒有人覺得他會賴了這個賬。
而且那些專案都比較成功,賠本的機率很低,就更沒有必要賴賬了。
肖爸還告訴嚴鑫,鄰近的縣也有人找上門來,開出了更優惠的條件,也給他們承諾了幫他們搞定所有的貸款,希望他們過去投資。
他問嚴鑫的想法。
嚴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家鄉投資,那是為了回饋家鄉父老,讓鄉親們更加富裕,也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和諧。別的地方,我們可沒有這樣的義務。不是說不可以投資,但是,在那些地方做企業的話,我們肯定不能跟在家鄉做企業一樣,把大部分的利潤都拿出來回饋給社會。真要投資,那就只能衝著錢來,得有很大的利潤才行。我不是反對在那些地方投資,只要你覺得能夠賺到大錢,就可以投資過去。”
在家鄉投資,是為了義,也是為了以後養老的環境更好。
只有大家都有錢了,這個社會才會更和諧。
也只有大家都有錢了,醫療、教育的資源才會變得更好。
在本縣創造幾千甚至上萬個工作崗位,控制著那麼多的工作崗位,不能說為所欲為,至少也不會被別人給欺負到。
所以,花一點錢也不要緊。
他又不會去鄰近的縣養老,就沒有必要幹這樣的活了。
當然,能夠賺到錢的話,那就無所謂了。
肖爸明白了他的想法,心裡有了一個底,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道:
“我明白了,以後就按照這個標準來考量。”
做了幾年農產品加工銷售,他也知道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開發得好,是可以帶來很大利潤的。
每個縣都有屬於自己的農業優勢,可以做不同的投資。
自己這邊,已經建立了遍佈全國的銷售網路,有線下的銷售網路,也有線上的銷售網路,只要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合格,就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做農產品加工的,把投資侷限在一個縣,就不可能做得太大。
想要做大,那就得走出去。
他知道嚴鑫對這一塊並不是多看重,做這個投資也就是為了帶動家鄉的老百姓走上富裕的道路,並不是為賺錢而來。
對於投資別的地方沒有興趣。
但是他想把這個公司做大,他想賺更多的錢。
因為他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而且,他還獲得了這家公司百分之十的股票期權激勵。
公司能夠賺到更多的錢,他也就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嚴鑫現在的表態,還是對投資外地的農業產業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是,並沒有堵死在外地投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