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更鬱悶了。
現在那個競爭對手無論體量還是口碑都跟他有著一定的差距,肉眼可見的未來,還威脅不到他行業第一的地位。
可如果這樣的競爭對手出現幾個,撲著他一頓撕咬,把他這邊的人都給挖走,那就很不好說了。
他已經在想著,該做一點什麼,把那個競爭對手給打壓一下,讓他們多虧一點錢,最好是退出這個行業。
可是,他也知道現在那個競爭對手最大的投資者是海外財團,看好的是國內那巨大的電商市場,還有成熟的物流體系,想要進入到這個行業中來,人家虧得起。
不要說幾十個億,就算是幾百個億,人家也能夠拿得出來。
甚至都不需要自己拿錢出來,只要他們把故事講好,說自己獲得了在華夏做電商平臺的許可,就能夠在他們的資本市場籌集到足夠的資金。
根本就比不過呀。
雖然他還有一些強大的營銷手段沒有用出來,但是,現在的智慧手機普及還是不夠,網路配套也不行,不值得那麼做。
還得要等上幾年才行。
他現在能夠做的,也就只有見招拆招,加強自家平臺的內容建設,給那些創作者帶來更大的收益,給那些電商帶來更好的服務,讓他們先賺到錢,多賺點錢,儘可能的多吸引一些使用者。
加強金牌主播制度,只要在他們平臺的資料達到一定的標準,就可以籤他們的金牌主播,平臺會給予一定的流量支援。
每個月會定下直播時間要求以及直播資料的要求,完成這個要求的,會給予一定的獎勵。
獎勵分為現金獎勵還有流量卡獎勵。
這樣可以讓那些主播的收入變得更高。
當然,那些主播也是要拿出自己的誠意的——需要跟平臺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在約定的時間裡,只能在本平臺做直播,不能去別的平臺。
另外,違約金也設定得比較高,基本上高到了他們無法承受的地步。
不是要靠著違約金賺錢,而是要鎖住他們,不讓他們去別的平臺。
以前沒有競爭對手,就不需要這樣的手段——想要做這個行業,只能在他們平臺來做,沒別的地方可去。
可現在有了競爭對手,人家還會花重金來挖人,那就必須得進行限制了。
至於那些優質的內容創作者,一時間還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限制。
因為短影片內容創作,往往涉及到的是一個團隊,跟主播不一樣,對核心人物的限制太難了——人家都不需要出鏡,改個名,拉兩個新的演員就可以去別的平臺做。
兩邊平臺都做,兩邊平臺的紅利都吃。
既然限制不了,那就沒必要枉做小人。
能夠想出來的留住他們的辦法,也就是給予那些優秀的創作內容進行更多的推廣,讓他們獲得更大的利益,用利益留住他們。
這一段時間,嚴鑫和下面團隊研究得最多的就是怎樣留住自家平臺的優秀主播和內容創作者。
給優惠,給合同限制,給他們創造一個更好的賺錢環境。
各種獎勵標準也都制定了出來。
現在公司已經實現了盈利,但是他做出了決定,把那些賺到的錢都拿出來做獎勵,甚至還要貼補一點錢。
直播基地也要加大對新主播的發掘與扶持。
要以更好的內容吸引使用者,留住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