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0號統計出來的預售資料,一共有二十多萬張。
本來他們決定是發行十萬張的,他們覺得這個數字應該沒有多大的風險,賠也賠不了多少。
金曦電商公司的霓裳羽衣店也贊助了這一張唱片,得到的回報就是唱片裡面附贈了十幾張顧茹穿著他們的漢服拍的照片,還貼上了網店名稱和網址,算是一個廣告。
有這一筆贊助費,這十萬張唱片只要能夠銷售出去兩三萬張,就已經不會賠了。
沒有想到預售竟然會有二十多萬。
倒是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本來只准備了10萬張唱片,後面又增加了20萬張,一共是30萬張。
只是後面又有一些退單的。
到1月25號,預售出來的還是二十多萬張,總的數字比以前甚至還少了近萬張。
但是這對他們沒有什麼壓力,積壓幾萬張唱片銷售不出去沒什麼損失,製作成本不體現在最終的印發上面,只是一張碟片的話,那是沒有什麼成本的,多印發了幾萬張,不會造成什麼損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按照行業慣例,二十多萬張的銷售資料,寫成軟文,那就是50萬起步。
而且還是聳人聽聞的“首日銷售50萬張”。
——是的,在1月25日,當天晚上就有這樣的軟文登上了娛樂報紙,也上了幾家電臺電視臺的娛樂新聞。
這是在給顧茹造勢。
是給她最後的演出生涯畫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也是給她增加一些身價,打造一個內地歌壇天后的人設,獲得更多更優質的演出機會以及廣告代言機會。
只是最後一個月了,顧茹也想多撈一些。
個人專輯的銷量,是證明她在歌壇實力地位的一大證據,而且還是最有力的證據。
在唱片銷售上面做虛假宣傳,那可不是星光娛樂首創的,是整個行業都這樣幹。
拋開那些虛假的不說,就說真實的銷量,這個資料也是極好的。
主要原因還是她的這些歌都能打,每一首都有當主打歌的實力。
雖然是首張個人專輯,但這質量比精選輯還要精選。
十幾首歌傳唱度極高的經典歌曲融入到一張唱片裡面,而且原唱還都是她,對歌迷來說,吸引力還是挺大的。
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那就是目前還沒有盜版。
全部都是在網上銷售,而且還是提前一個月預售的方式來銷售。
在一月二十五號這一天到來之前,市面上就沒有這一張唱片,想盜版也無從盜版。
——雖然說有的盜版就是原版的唱片廠自己盜版出來的,可現在唱片都沒有正式銷售,就出來盜版,那也有點太過分了,人家也不好把吃相弄得那麼難看。
她的這些歌曲在網路上都發現了很長時間,下載的人很多,各種拼盤唱片也很多。
但那個時候條件有限,製作簡單,沒有投入多大的成本,質量並不怎麼好,就是很普通的網路歌曲的質量。
基於那個版本來盜版的唱片質量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一股濃濃的山寨風。
而這一張個人專輯,她是以最好的狀態,請來了一流的製作團隊,重新編曲,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製作完成的。
每首歌都放了半分鐘的內容到網上,聽覺效果完全不一樣,直接上了一個層次。
這自然也就吸引到了不少歌迷,願意花上一二十塊錢買這麼一張高質量的專輯。
在這二十多萬張的銷售裡面,星光網的使用者,就佔了一半以上。
顧茹是星光娛樂公司的一姐,還是老闆之一,網站當然要大力宣揚。
此外,為了讓銷售資料更好一些,顧茹有空的時候也會在音樂論壇跟歌迷們互動。
以她現在的咖位來降臨一個手機網站,那絕對能夠引來轟動,讓大量的人去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