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晨曦有了顧茹帶來的那一波大流量,漢服的銷售資料特別好。
他們終於不用再做資料了,靠著真實的資料就可以衝進平臺服裝類銷量前十之列。
主要的業務就來自於漢服。
這是一個新奇的東西,作為頭一個吃螃蟹的個存在,他們也引起了各媒體的關注,進行了一些採訪報道。
這也更進一步的給他們帶來的流量,金色晨曦儼然成為第一家漢服店。
一連十來天的時間,馮曦都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那銷量太過驚人,利潤也高得嚇人。
在她把這些天的利潤告訴嚴鑫的時候,嚴鑫都不敢相信了:“這麼賺錢的嗎?”
馮曦道:“我也不知道銷量會這麼好,原本我計劃的是能夠達到十分之一的銷量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賺到不少的錢。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麼高的銷量!”
從顧茹參與錄製的那檔節目播放,十天時間裡,金色晨曦一共上架了十五款漢服,其中十四款他們都申請了智慧財產權保護。
十天的時間,加上預售,這家網店就一共銷售出了一萬多單。
雖然每一單的價格都不是很高,沒有顧茹從影樓買的古裝那麼高,但平均一單也有著兩百多塊錢。
十天時間,銷售額就達到了三四百萬。
刨去各項開支成本,包括稅收,他們的利潤也超過了兩百萬。
設計成本,因為請的只是設計學院的學生,總共也就花了一兩萬塊錢。
生產成本也不高,用的不是什麼奢華的面料,只是一般的面料,成本高不到哪裡去。
這些漢服的主要賣點是款式,而不是面料。
他們不是從廠家進貨,而是直接提供版型以及面料讓服裝廠進行代加工,這樣每一套漢服的生產成本並不高。
再就是給顧茹的授權花掉了五萬塊錢。
剩下的開支也不大。
郵寄費用上,他們的單量大,透過和快遞公司談判,每一單的郵寄費用比較低。
更大的一筆支出,應該算在稅收上面。
平均一單兩百多塊錢,這裡面就有兩百塊錢是利潤。
突然多了這麼一筆錢,馮曦都有一些緊張了,問嚴鑫:“你覺得這一筆錢是我們兩個分掉好還是拿來繼續投入的好?”
“繼續投入吧。”嚴鑫道。
然後又有一些疑惑:“開一家網店需要投入這麼多錢嗎?”
“錢多有錢多的投入法,”馮曦向他表示,“比如我們可以另外再開一家專門經營漢服的網店,然後再開一家服裝廠,不做別的,就做我們自己的服裝,這樣能夠讓成本更低,也能讓效率更高。”
“開一家服裝廠?”馮曦的這個說法把嚴鑫都給嚇了一跳,“要不要這麼誇張?現在就要開廠當老闆了嗎?”
“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馮曦是這麼說的。
嚴鑫還是否決了:“我覺得開服裝廠就算了吧,開一家工廠很麻煩的,需要走的程式太多了,你就要讀高三了,可沒有時間搞這些東西。”
“那我們可以收購一家服裝廠,”馮曦道,“就那種十幾個人的小廠,用不了多少錢。而且,我沒有時間做這樣的事情,你可以來做啊,你也是老闆之一。具體的事情我可以讓手下的人來做,你只要在需要老闆出面的時候出這個面就可以了。”
網店剛開始的時候,就只招聘了一個員工,月工資還是隻有幾百塊錢的那種。
但是過了這一段時間,網店生意越來越好,一個員工忙不過來,她又招了兩個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