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錢回去的當天晚上,嚴鑫還給他爸打了一個電話。
照樣是打給同組小賣部的老闆,讓他去傳話。
打電話的時候是晚上七點左右,正是飯點時候,不用去地裡找人,容易通知到位。
第二次打過去,他爸接了電話。
“小鑫,你找我有什麼事情嗎?”他爸一開口,就是擔心他出了什麼事情。
現在電話費挺貴的,在他爸的意識中,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就沒必要打電話,打電話說明就有了很重要的事情。
說話都要算錢,對節儉了一輩子的人來說,有一點難以接受。
“是這樣的,昨天我發工資了,扣掉伙食和住宿的費用,發了七百多塊錢。”嚴鑫道。
話還沒有說完,他爸就高興了:“你現在能掙那麼多錢了!”
“額,七百多塊錢,也不算多吧,以後我能掙更多錢的。”嚴鑫說道。
“你這已經比我種地強了。”他爸感慨的說道。
聲音中,有一些欣慰,還有著一些茫然。
種了一輩子的地,也只會種地。
一年辛苦到頭,掙不到幾個錢。
而自己的兒子,才高中畢業,十九歲都不到,一出去工作,每個月能掙到的錢就超過了自己。
欣慰之餘,又在想:“我真是沒用啊,做了幾十年的農民,卻連剛出去打工的兒子都比不上。”
突然就有了一種被這個時代給淘汰了的悽惶。
嚴鑫沒有覺察到老父親這種發現自己落伍於時代的失落感,語調輕快的說道:
“我這裡公司提供吃住,留那麼多錢在手上也沒用,我也擔心自己會亂花出去,所以就給自己留了兩百多塊錢,另外的五百塊錢,我給你匯了過去。”
他爸一愣:“錢你自己存著就是,萬一有個急事也好取出來用,寄回來做什麼?”
嚴鑫道:“家裡不是還欠了別人的錢嗎?能還一點,就還一點。”
“就幾千塊錢,現在你又不讀書了,等晚稻賣了,棉花也賣了,就能還完,不需要你寄錢回來。”他爸說道。
他爸雖然沒有出去打過工,但也知道出門在外的難處,手上不留一點錢,萬一有個頭痛發熱的,那也難熬。
這可是他的兒子,他不希望他兒子因為沒錢吃那樣的苦。
“有多的錢就存著唄,存個一年定期的,錢到我手上說不定就亂花了,到時候可沒有錢來蓋房子。”嚴鑫笑著說道。
又交代了一聲:“爸,你取了錢,順便去郵局開一個賬戶,把錢存起來,到時候把賬戶告訴我,直接轉賬,那就更方便一些。”
“那錢你就自己留著吧,以後不用往家裡寄了。”他爸說道。
“爸,你放心,生活費我留著呢,我這裡包吃包住,你還擔心我幹嘛?”嚴鑫道,“我也不會寄太多,每個月就五百塊錢。等我攢夠一萬塊錢,咱們就開始準備蓋房子了。”
一萬塊錢肯定不夠蓋房子的,哪怕只是蓋一個磚瓦房也不夠,這一點他爸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