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暫且不說,單純就是小舅子這麼愛護標兒,那就是最好的小舅子了。
朱標隨即說道,“所以我就想著給魏觀調走,他幾次三番的氣著舅舅了。仗著些才學和功勞,總是和舅舅過不去。”
馬尋放下筷子說道,“倒也沒有和我過不去,只是政見不合。”
“那就聽標兒的,給他外放為知府。”朱元璋就笑著說道,“正好也讓他為臨地治民,免得一天到晚的聒噪。”
馬秀英也認真說道,“這事情不是給你舅舅出氣,這事情是他魏觀做事私心太重,得敲打歷練。”
馬尋就有些擔心的說道,“姐夫,中書省本來就沒浙東人了。現在魏觀要是再被貶官,宋師獨木難支啊。”
對於馬尋的擔心,朱元璋不以為意,“中書省是沒了浙東人,六部侍郎一大堆浙東的。朝堂各衙門數不清的浙東人,地方州府也有不少。”
這一下馬尋就無話可說了,不讓浙東人入中書省,這也是朱元璋沒有辦法的辦法。
淮西人勢大不假,不過很多都是在軍中。
而浙東人看似是沒有特別顯赫的高官,可是中高階的文官基本盤基本上是這些人把持。
沒了劉伯溫、魏觀不算什麼,即使是宋濂倒下也沒問題,浙東人還會推出一個新的領袖人物。
雖然重用浙東、江南讀書人,也給了一定的優待。
但是朱元璋不會毫無保留的信任這些人,該有的壓制會有,該有的制衡更會有。
包括對淮西人也是一樣,淮西人可以強勢,但是絕對不會讓這些人一家獨大、毫無顧忌。
畢竟朱元璋是皇帝,他不是淮西人的皇帝,更不是浙東人的皇帝,他是大明的天子!
馬秀英笑盈盈的看著馬尋,說道,“現在知道這些浙東人的心思,你是不是該去中書省轉轉了?”
看著朱元璋一家三口的目光,馬尋頭皮發麻,“這幾天肯定不行,我手裡還有一大堆事情。”
“就是去轉轉、去露個臉就行。”朱元璋慫恿說道,“就說老二幾個練兵,你也能撒手交給其他人,用不著你時刻都盯著。”
朱標也跟著說道,“知道舅舅在意學校的事情,那邊也有教習管著,用不著您每天去坐堂。抽個時間去中書省坐一下午,很多人就該本分了。”
馬秀英繼續說道,“李相現在不在中書省,可是和他在也沒什麼差別。那個胡惟庸現在也得意著,有李相做靠山呢!”
朱元璋也頭疼,以前李善長在中書省一家獨大。
可是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李善長告老的那段時間楊憲囂張跋扈。現在楊憲是沒了,但是胡惟庸隱隱也有這樣的趨勢。
以前一些看著謹慎的官員一旦可以執掌中書省,總是會在最短的時間裡像變了個人一般。
以至於朱元璋都動了心思,他不擔心自己、也不為朱標擔心,可是以後的子孫就難說了。
要是後世子孫沒有本事,不得給丞相欺負的很慘?
到了那時候,權臣說出現就出現了。
當著他這個開國皇帝的面,李善長、楊憲、胡惟庸這些人都敢結黨營私,都想著把持著權力不撒手。
這要是遇到了一個平庸的君主,這些丞相不還反了天!
丞相這個職位,肯定得想辦法廢掉,必須要將權力集中在皇帝手裡!
馬尋頭大如鬥,他最不想去的衙門就是中書省,可是現在好像不去都不行了。
他現在做的事情已經算是比較多了,可是在朱元璋一家三口來看,這還有些遠遠不夠,他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皇帝是一個工作狂,皇后和太子也都不是喜歡享樂的人,其他人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
只要被認為有能力、有必要,那就要跟著勤快一些了。
即使馬尋自認為已經做了很多的大事,朱元璋等人也不會覺得馬尋就是真的遊手好閒。
不過還是可以努努力,爭取將一些事情做的更好,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也是一種義務。
馬尋就默默吃菜,下回再有人說他遊手好閒之類的,他就將人拎過來。
讓那些不開眼的人看看國舅爺這一天天在忙些什麼,看誰還敢嚼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