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中小住幾天也就行了,暫時是避了風頭,不用擔心麻煩太多。
只是當馬尋剛回到家,何大就跑來了,“國舅,李相派人送來了拜帖。”
“他怎麼又送拜帖了?”馬尋頓時頭皮發麻,“這還有完沒完了?”
何大則解釋說道,“李相府裡的人說了,是李相牽連國舅被陛下責罰、心中難安,這才送來拜帖,想要登門謝罪。”
一時間馬尋無言以對,因為李善長的這套說辭好像還是有點道理。
這還真的是喪事喜辦,正常的理解就是李善長等人會因為內疚,不會再來找馬尋了。
可是李善長這樣的人顯然不會如此,本來就覺得和馬尋不夠親近,現在找到了理由就登門拜訪了。
道個歉、擺出姿態,在合適的時候再給與一定的好處進行補償等等。
這麼一來二往的,原先看似關係不夠親近,但是以後就難說了。
畢竟李善長這樣的人極其擅長拉攏人,對於馬尋這樣的土包子,他還是有些手拿把掐的感覺,覺得問題不大。
看到馬尋想要拒絕,劉姝寧笑著說道,“夫君,我覺得倒是用不著如此避嫌。夫君心中已有主意,豈是李相三言兩語能改變的。”
馬尋一想也有道理,就說道,“也行,等他真的瞭解我了,就知道現在做的事情多麼可笑。”
劉姝寧心裡也是這麼想的,馬尋一旦打定了主意,就算是皇帝和皇后循循善誘等,那都改變不了太多。
而李善長的三言兩語想要拉攏等等,顯然是沒有多少成效的。
好歹也是淮西勳貴,就目前這個階段來說,李善長還是淮西勳貴當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也是表面上朱元璋的心腹、肱股之臣,現在談不上離心離德。
就算是面和心不和,也要做點表面文章,讓不知內情的人以為淮西勳貴內部還是比較團結的。
常茂這小子串門還是勤快,“舅舅,聽說你在朝堂上被陛下責罵了?”
看著這小子幸災樂禍的樣子,馬尋問道,“是不是聽著覺得高興?”
常茂用力點頭,一點都不隱瞞自己的心思,“誰讓舅舅整天不做正事,你跟著我去打獵、練兵多好,非要和文官攪和在一起。”
馬尋打量著常茂,說道,“回去和你爹說一聲,家裡該準備了。下個月大封功臣,到時候我和恩親侯去你家。”
“真要定下來了?”常茂又是激動又是難過,“我姐才多大,怎麼就要成親了?”
馬尋沒好氣的說道,“明年成親,到時候你姐就十七了。快些回去,該準備的也要準備了。”
常茂仔細想了想又問道,“舅舅,沒給我說個親事啊?”
“你?”馬尋想了想說道,“還是再等兩年,等你姐入宮了再說。給你找個勳貴人家的,找個國公家的如何?”
常茂連忙討好說道,“不行、不行,我還是想要找文官家的。舅舅,到時候你去說說情如何?要不然真要給我找勳貴人家的了!”
別看常茂平時咋咋呼呼,可是有些事情心裡清楚著呢。
“那你就盼著你姐早點給你生個外甥,到時候就好說了。”馬尋鼓勵著說道,“給你尋個親事,那也難。”
歷史上的常茂的正妻是馮勝的嫡女,可是現在的歷史早就改變。
比如說常遇春還活著,自然不存在常婉孝期未過就被朱元璋奪情冊立為太子妃。
到了常茂這裡,只要常遇春還活著,再讓兩大實權國公聯姻,這就有些不太合適了。
常茂連連點頭說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找個讀書人家的多好。”
老孃彪悍,又被姐姐血脈壓制,再找一個厲害媳婦的話,常茂就覺得沒一天是好日子。
旁邊的劉姝寧打趣說道,“淮西的人我不太熟,但是文官這邊的一些大家閨秀倒是知道些。”
常茂連忙討好說道,“那就拜託舅母了,給我找個相貌周正的、知書達理的。要溫柔體貼、還不能善妒,我得多納幾個妾。”
馬尋立刻嫌棄的說道,“你給我滾出去,才多大的孩子,一天天的在想些什麼呢?”
常茂嘿嘿笑著隨即跑走,只是沒多久就聽到常遇春的大嗓門,“小弟,在家嗎?”
馬尋起身走到門口,“常大哥,你說的不是廢話嗎?我剛和常茂說的話,能不在家嗎?”
“時間定下來了?”常藍氏有些激動的問道,“我們家得準備些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