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真也。
——身者,我也。
修成元嬰法身,絕對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超脫物質世界,遊走色空之間……
雖然說,這般的超脫,亦非易事,也不怎麼簡單。
但是,經由「平行世界觀測」升級而來的「多重宇宙觀測」,絕對是一場機制引領數值的飛躍。
透過機制的革新,同步帶來數值上的巨大提升。
沒有什麼能力,要比這份力量更能夠直觀地詮釋——
量變引起質變……
——這麼的一個說法了。
寶石翁當初能夠以人類之軀,和朱月爭鋒,並且還獲得勝利,即使是慘勝,也很能夠說明問題了。
再怎麼說,那都是朱月,是所謂的“成就天體者”。
還是被地球所認可,而降臨於大地之上的月之uo。
接受來自地球的支援,擁有難以想象的出力和存在規模……這是理所當然的,人體與天體相較,豈非天壤之別?
相比起那浩瀚的天文單位——
人類顯得如此渺小,如同飄浮在宇宙中的塵埃。
人類歷史也是如同沙粒般微不足道,所有的紛爭、所有的成就,都無法與那行星的記憶相提並論。
但是,偏偏寶石翁就打贏了。
說是無盡的以太能量炮,硬生生與月球映象化對轟,最終依靠火力更勝一籌,剛正面錘爆了朱月。
聽起來倒似乎很有道理,畢竟俗話也有說,一切的恐懼都源自法力不足。
如果寶石翁既有法力,也有火力,那麼取得勝利也是自然而然的。
只是要細究的話,就會發現問題的所在。
哪怕是有第二魔法的力量,可以進行平行世界的運營,也無法解釋寶石翁的功率問題。
從寶石劍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平行世界的同一地點開啟通道,抽取大氣之中的魔力,這樣的運營是有限的。
當開啟通道附近的大氣魔力抽取完畢,就必須轉移到下一個世界……
下一個世界,再下一個世界……
以此達成無限魔力供應的狀態。
而這樣的運營,同樣也還是受限於諸多外界條件,很難達到理想化的狀態……
說到底,寶石翁不可能開啟通道,就能夠抽取整個平行地球的大氣魔力。
如果操作範圍能夠大到這種程度,那麼何必多此一舉呢,直接從當前世界的大氣之中攉取魔力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況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即使是擁有無限的魔力供應,也不意味著輸出就能夠跟得上。
以芥雛子為例——
身為能與自然界共享瑪那的精靈種,不用將魔力儲蓄於自己體內,而是可以無窮無盡地從外界吸收。
但由於被“人型”這一形態所束縛,實際可以使用的魔力量僅限於人型英靈的領域內。
這情形猶如一片浩瀚無垠的大海,任由人取用……但取用的工具,卻僅是一個細小微弱的水龍頭。
即便讓它持續開啟,閥門調至最大,流量也還是被定死了的,僅僅是那麼一丁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