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和的信裡,說了兩件事,一是沿海一帶,突然出現倭寇的蹤影,湯和已經放棄休假,趕赴水師上任。
二是催促藍斌加快速度,趕緊安排人員前往櫻花國,調查石見銀山一事。並且在信裡隱晦點明,朱元璋一直在盯著這件事,耽誤時間太長,恐讓朱元璋不高興。
藍斌看完信,尤其是看出湯和隱晦的提點,意識到朱元璋怕是向湯和說過什麼,才讓湯和專門來信提點。
想了想,他將信重新摺疊好,放入信封裡面後,擺手讓門房下去了,才沉吟道:「週四,你去找藍五,讓他來書房見我!」
「是,少爺!」週四點了點頭,轉身去尋藍五了。
藍斌則徑直來到自己的書房裡面,喚人取來火摺子引燃,然後將湯和的信,焚燒了。
雖然湯和的信裡,並沒有什麼太過線的內容,但還是隱晦傳遞了一些朱元璋的態度,再者調查石見銀山,目前屬於機密事件。
整個朝廷知道的人,一隻手都能數過來。
如此信件,是萬不能流落到他人手上,以免被人利用生事。
不多時,藍五匆匆來到藍斌書房裡面,抬手用長袖擦拭了下額頭汗水,才喘氣道:「少爺,你找我?」
「藍五,我那些義兄裡面,可有在水師的?」藍斌點了點頭,詢問道。
藍玉有數百個義子,除開一部分長期跟在藍玉身邊之外,還有一部分零零散散分散在各地,或是在地方屯田,或是在地方衙門裡。
現在他要組織船隊,出海去櫻花國,若有專業的,自己人在船隊裡,可比派非專業親信,不要好太多。
只是他不確定,藍玉的那些義子,有沒有水師的專業人士。
藍五詫異道:「少爺,你怎麼突然問起這個了?」
「你別管,你就告訴我,有沒有?」藍斌擺手道。
藍五想了想,才道:「有,老爺前幾年收了一個義子,叫張驥。目前就在水師任職。」
「張驥?我怎麼沒聽過這個名字?而且他怎麼姓張,不信藍?」藍斌一怔,狐疑道。
在古代一般收義子,都要隨主家姓。
像朱元璋發跡之前,就收了很多義子,全部賜予朱姓。
其中最知名的,要數現在的西平候,以後的黔寧王沐英。
只不過朱元璋當皇帝,有了自己的兒子後,為了削減義子的特殊地位、緩解軍隊將領大肆收義子的現象等,帶頭讓義子恢復本姓,認祖歸宗。
藍五忙道:「少爺,你有所不知,這個張驥和老爺的其他義子不一樣,老爺其他義子大多都是孤兒。而這個張驥,卻是有父母的。」
「只是老爺看這個張驥是個人才,而且為人很是孝順,特許張驥,可以不信藍。」
「那你可知這個張驥,在水師擔任何職務?」藍斌又道。
藍五搖了搖頭:「張驥是去年進的水師,現在快兩年過去了,不清楚他目前在水師擔任何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