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在甲板上,一個人看到這一幕,認出那兩位後,忍不住底聲輕語著:
“有點意思……”
原本想去找大公子聊聊的他,想了一下,還是決定不去打擾他們了,這個時候去打擾別人,那是會遭人恨的。
就在他轉身的時候,恰好看到孫德林,雖然這位前陸軍司令已經不再擔任現役軍職,但是在軍方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
“將軍……”
人就走了過去……
這一天,在“婆羅洲”號航空母艦服役的同時,在海岸邊還有一些人用高倍照相機拍照,畢竟,它泊停的地方,距離陸地也就只有一海里,用照相機完全可以拍個清楚。
這些人既然有記者,當然也有一些他國的情報人員,既有俄國的也有美國的,他們那怕就是碰到彼此,也是心照不宣的點了點頭,
其實,這壓根就沒有什麼樣好拍的。
“雜誌上,到處都是它的照片。”
尼古拉耶夫少校說道:
“只要花幾塊錢,買幾本雜誌就可以拿到很多照片,”
伊萬也深以為然的說道:
“最好的是開放日,下個月的開放日,“婆羅洲”號航空母艦會公開展示,到時候,可以到航空母艦上參觀。”
這就是這裡與蘇聯的不同,蘇聯的新式武器服役,都恨得不用罩子把武器整個都罩起來,生怕別人知道了。
哪怕是蘇聯的軍艦到國外去,讓全世界的人們去各種拍照,蘇聯還要是對蘇聯自己人保密,甚至都是國家機密。
似乎只有增加這種神秘感才能夠體現出蘇聯的強大。
或許,對蘇聯來說,他們的強大或許僅僅只能用神秘感去維繫了。
一旦把那層神秘的面紗給戳破了,或許所謂的強大也就像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堡壘一樣轟然倒塌。
或許這就是他們需要對自己人保密的原因吧。
可是這裡呢?
就像恨不得大家看不到似的,在軍事雜誌會有大量的照片,而且還經常舉行開放日,所有人都可以去參觀,都可以近距離去接觸他。
生怕你不瞭解這艘航空母艦一樣。
壓根就沒有任何保密意識,或者說,並不覺得有什麼需要保密的地方,其實,大抵也是如此,“外殼”需要保密嗎?
而且也保密不動的。
“其實,有時候,保密並不是一定是因為多麼先進,落後的話,更需要保密,因為害怕讓敵人知道你有多麼的落後!”
突如其來的一句話,直接把伊萬幹沉默了,他默默的抿了下嘴唇,然後用相機對準海面上的軍艦,說道:
“確實是這樣,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總是要工作的。”
說話的時候,他又一次按下了快門,拍下了航母的照片,他的眉頭緊鎖著,看著那艘航空母艦,神情中略帶著一絲憂慮,這艘航母的入役,會給世界帶來幹什麼樣的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