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寫了一些東西是我的回憶錄,我希望你能夠把它帶出去,然後幫我出版它。”
赫魯曉夫用滿懷期待的目光看著李毅安。
“你知道的,我並不希望在未來有人誤解我,我希望向他們講述所有的一切。
但是他們是不會給我說話的機會的,在這裡不會有任何人會出賣我的回憶錄。”
就是那份被西方記者帶到西方出版的回憶錄嗎?
事實上,勳章帝雖然把赫魯曉夫趕出了領導人別墅,但是還留了點顏面,從政變倒臺者的遭遇來說,他的待遇還是不錯的。
雖然受到監視,但是他的安全沒有問題。
赫魯曉夫每天都可以在院子裡隨便溜達,想去莫斯科也成,就是得讓警衛人員跟著。他也可以在沒有特別嚴的看守時,去串串親戚、訪訪朋友,甚至有時候還能到邊上的農村去轉轉。
退休後的赫魯曉夫幹了很多事情,比如他對攝影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購置了一套攝影器材,開始四處拍照,把身邊的一切都定格在鏡頭裡,就連身邊的人,他也樂於拉來一起合影留念。
李毅安得知後,就送給他一套攝影器材。
後來,赫魯曉夫決定迴歸田園,畢竟他來自農民家庭,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從政期間,他在農業領域取得了不少成就,甚至還贏得了“農業專家”的稱號。
在迴歸田園的同時,赫魯曉夫的心裡琢磨著要寫本回憶錄,把自己這一輩子的事兒都記下來。不過呢,他打算用的記錄工具不是紙和筆,而是磁帶。
多虧了李毅安送給他錄音式隨身聽,不僅有小型麥克風可以清楚的錄音,而且還不用時刻提防家裡的竊聽器,只要他願意,可以一邊散步,一邊錄回憶錄。
也正因如此,他的回憶錄才沒有像另一個世界那樣,剛寫好就接到通知,讓他別再寫回憶錄了。要是他還堅持要寫,那可能就得面臨待遇被取消的情況。
可他硬氣得很,覺得自己有權寫回憶錄,於是就接著往下寫。可寫完後,回憶錄就被拿走了。
現在,他的回憶錄還是一個秘密,克里姆林宮壓根就不知道,因為隨身聽的關係,他可以離開家,在散步的時候錄音。
赫魯曉夫看著李毅安,說道:
“我自己也很清楚,等我不在了,那些關於我的文字東西,不是被燒掉就是被封起來,說不定我的回憶錄也得落得個被封存的下場。
到時候,全世界肯定會對我有很多誤會,我希望說明這一切!”
接著唯恐給朋友添麻煩的他又說道:
“當然,你拒絕我我也能理解,畢竟,你需要考慮很多事情!”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赫魯曉夫看著李毅安的目光是真誠的。
“沒有問題。”
李毅安一口答應了下來。
“相信我,你的回憶錄一定會出版的,我會讓人給你送來一本,一本俄語版的!”
在另一個世界,赫魯曉夫的回憶錄出版過英文。法文,華文等多種文字,可唯獨沒有俄語版,他本人也是過了很久才得到一份英文版。
不過在看完那本回憶錄之後,赫魯曉夫是非常滿意的,因為對方並沒有進行刪減,確實是他的回憶錄。
不過只有一個未經授權翻譯出版的回憶錄進行了大量的刪減,可即便是如此,在回憶錄中仍然可以看到他的心路歷程。
世人也正是透過那本回憶錄看到一個充滿信仰且真誠的赫魯曉夫——他確實一心一意想要為蘇聯人民做點什麼。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確確實實是站在底層民眾的立場上。
而這恰恰也是李毅安對其充滿好感的原因,畢竟在這個世界上能夠把底層民眾放在心裡的領導人是很非常罕見的。
無論立場如何,像他這樣的人都值得人們去尊重。這也是李毅安來到這裡的原因,當然也是答應他的原因。
“謝謝你,我的朋友!”
赫魯曉夫用充滿感激的目光看著李毅安。
對他的感激,李毅安笑著說道。
“你知道的,等到它出版的時候,他們會宣佈這是假的。”
“哦,就像宣佈克魯普斯卡不是導師的妻子一樣。他們說不是就不是唄。他們擁有宣佈的權力,我擁有寫的權力。”
一時間,兩個人哈哈大笑起來。
兩個人就這麼說著,笑著,等到離開的時候,李毅安收到了一份禮物,是赫魯曉夫夫人親製作的點心,對此,李毅安自然表示了感謝。雖然安全人員在一旁看著,但是他們總不能翻他的東西吧
臨別時,兩人擁抱著,李毅安在赫魯曉夫的耳邊說道:
“尼基塔,謝爾蓋……我也可以幫他離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