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在美國各界他都有著非常多的朋友,而且他的那些朋友都非常樂意為幫助他。
雖然,雖然些朋友之中有很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好吧,這就是李毅安——一個單純的人。
“我會安排的。”
接下來的幾天之中,李毅安和所有訪問蘇聯的人一樣,在蘇聯各地參觀著,參觀的地方自然也有被稱為蘇聯驕傲的拉達汽車生產工廠。
在工廠裡看著兩年前,就已經被大眾淘汰的車型,李毅安的心情可以說是五味雜陳的,這就是蘇聯,哪怕是他們進行了一些改進,但也僅僅只是侷限於如此罷了,本質上,這款車已經落後了。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像另一個世界一樣,修修補補的把這款汽車一直生產到90年,直到汽車被市場淘汰,然後製造廠破產,被西方企業收購,這就是它的未來。
“……這座汽車製造廠不僅是蘇聯的驕傲,同樣也是蘇南雙方友誼的象徵……”
這不是友誼的象徵嘛。這座工廠從廠房到機器,都是從SEA引進的,蘇聯那是花了大價錢的。
李毅安看著身旁的汽車工業部長塔拉索夫,問道:
“部長先生,我聽說你們還有意再建一座汽車製造廠是嗎?”
之所以會這麼問,是因為蘇聯品嚐到了汽車製造的好處——不僅可以掙很多錢,讓民眾的儲蓄變成工業產品,在這一過程中,國家的工業也得到了發展,鋼鐵、機械製造等行業都得到了推進。
再加上民眾對汽車的需求,導致蘇聯迫切需要擴大汽車產能。於是也就是有了新建汽車製造廠的計劃。
“是的,我們目前正在進行這個規劃。”
作為汽車工業部長的塔拉索夫,說的倒也直接:
“我們更傾向於從菲亞特引進他們的技術,你知道的,他們的出價更低。”
這顯然是為了談判了,是為了增加他們的談判籌碼。
甚至塔拉索夫還特意說道:
“而且從意識形態上來說,他們更接近我們。”
這倒是實話,義大利現在仍然是左翼當政,和蘇聯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
“義大利?他們的跑車還可以,普通的汽車嘛……”
李毅安笑了笑,說道:
“蘇聯需要的是適合蘇聯的汽車……拉達,是最適合你們的,而且部長同志之前說的話,也證明了這一點,偉大的蘇聯人民需要的是最好的產品!
我相信,我們SEA的汽車企業可以為你們提供最好的產品,同時,我認為,在付款方式上,我們所接受的也是極其靈活的,石油、天然氣,還有其它的礦物。”
這個時候,李毅安又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推銷員,能不推銷嘛,這可是六億美元的大生意。
一旁的柯西金,立即開口說道:
“閣下,目前,我們還在考慮引進誰的技術,當然,你們的汽車製造企業也在我們的考慮範圍,畢竟,我們之前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
“那當然,你知道的,柯西金同志,在所有的國家之中,只有我們願意向你們提供最好的技術。”
李毅安說的既是事實,同樣也不是事實,事實上——西方國家只會向蘇聯提供落後五到十年技術,而SEA卻願意提供落後兩年左右的技術,當然了還是加括號(某些技術。
“是的,這是事實,”
在柯西金的話音落下後,李毅安就丟擲了一個頗有吸引力的優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