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就好。”
說著,他又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然後給了兒子一個擁抱,在他耳邊輕聲說道:
“記住,遇事的時候,先思索三秒鐘,不要急於做決定!”
說罷,李毅安轉身和瑪格麗特一起上了飛機,在即將進入飛機時,他又回身衝著眾人揮了揮手。
飛機起飛了,在機艙裡,瑪格麗特看著一言不發的丈夫,說道:
“你是在擔心奕軒嗎?”
“不。”
李毅安搖了搖頭,說道:
“我們的機制在那裡,奕軒無論做什麼,都不會超出整體的框架,不會出現什麼亂子的。”
這個自信李毅安還是有的,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雖然SEA看似是“人治”,可是他一直在不斷的完善的著各種制度,他非常清楚,面對權力所面對的誘惑,這麼多年他一直在竭盡全力的抗拒著那種無傷權力的誘惑,正因如此他才深知權力到底有多麼的誘人。
在傳統上來說,很多人嘴裡的平等是——自我之上,眾生平等,自我之下,等級分明。
是這種思想本質上就是一種權力意識,就是人們對權力的追逐,也正是秦制兩千年的影響——皇帝之下皆是奴隸的延伸——自我之下皆是奴隸。
這樣的等級森嚴,帶來了的無上的權力,也讓權力對人充滿了誘惑。
想要抗拒他真的很困難。
所以,約束內心的躁動,李毅安才會二十年如一日的不斷的完善著各種法律制度。
而更重要的是遵守,畢竟自古以來都是官府制定法律讓百姓遵守。所以在這裡,制定法律我們共同遵守,這便是制度。
而在另一方面,之所以讓孩子們普通的學校之中去接受普通教育,是為了能讓他們接觸到平民,對平民的遭遇能夠產生最基本的共情,而不是在貴族學校之中生活在與世隔絕的環境裡對平民的有任何共情。
有了制度方面的保障,再加上內心對平民的共情,李毅安相信這裡的未來是不會出現什麼亂子的,而且在各項的制度依然在不斷的完善之中,新框架也正在不斷的建立。
未來嘛,基本上是不需要擔心的,自己只需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那是擔心這次出訪了。”
瑪格麗特看著他說道:
“勃列日涅夫是不是很難打交道?”
“不。”
聽著是妻子的問題。李毅安搖了搖頭說道。
“他們打交道並不困難,但是想要在他們的身上得到我們所需要的東西是非常困難的。
就像你們歐洲人經常說的那句話一樣,和俄國人握手之後,也要數一下自己的手指頭。
和他們打交道啊……”
長嘆了一口氣,李毅安只是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這個時候他反倒是有些懷念赫魯曉夫了。
畢竟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赫魯曉夫是一個赤誠的,而且懷揣著理想的人和這樣的人打交道才是最容易的。
但是勃列日涅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