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父親的問題,李奕軒想了一下,然後說道: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是不能夠被政治束縛住手腳,就像我們在爪哇採取的軍事行動一樣。
既然已經做了,就要投入全部的力量,力爭一次性解決問題。這樣即便是還有一些殘餘,也不過只是……”
想了一下,李奕軒又補充道:
“越是像現在這樣猶豫不決,拖拖拉拉,戰事就會被無限制的延長,就越容易引起各種各樣的問題。”
聽著兒子的回答李易安點了點頭,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便說道:
“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嗎?”
現在之所以把帶在身邊,是希望他能夠學習各種事物的處理。
李逸軒沉思了片刻,然後說道:
“按道理來說,有了我們在爪哇的示範之後,美國人應該會明白他們應該怎麼做。
快刀斬亂麻,以泰山壓頂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才是他們最應該做的事情。但是……”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逸軒的眉頭緊鎖著,言語中帶著許多困惑。
“為什麼直到現在還在那裡採用這種添油戰術?這根本無助於戰爭的結束,到時候華盛頓的那些政客們壓根兒就不想結束這場戰爭嗎?”
對兒子的問題,李毅安想了一下,然後說道:
“其實,我也很困惑啊!”
能不困惑嘛。
就某種程度上來說,打雅加達除了找個理由不插手西貢之外,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就是希望美國去解決中南半島的問題,一上來就全力輸出,沒準能迫使北方退出。
可誰曾想,哪怕是有自己這邊的成功經驗,美國還是在那邊固執的添油,這樣的打法……根本就是屁用沒有。
“或許,這就是美國吧!”
或許這就是唯一的解釋了,這就是二戰後,華盛頓的戰爭法則,其實,這樣的戰爭法則,是二戰後的戰爭法則,因為那怕就是蘇聯,在戰爭的態度上,也不是“全力以赴”的。
就像是他們在阿富汗,面對抵抗,就有蘇軍將領要求連同巴基斯坦一起解決了,從而徹底結束各方對抵抗組織的支援,可是克里姆林宮卻顧慮重重,舉棋不定,最終錯失機會。
這些都是經驗啊!
在閣下的話音落下後,趙尚勤則在一旁補充道:
“閣下,除了西貢之外,目前中東的局勢也非常緊張。”
聽他提到中東的局勢,李毅安的眉頭立即皺成了一團。
基本上也就是從現在這個時候起,中東問題就會成為國際社會輿論所關注中心,在未來的很長時間裡,中東都會充斥於世界各國主流媒體的報道之中。
而且還會呈現出愈演愈烈的傾向,之所以如此並不僅僅只是因為接連爆發的中東戰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克板印象的恐怖分子也會從這個時候開始不斷出擊。
點了點頭,李毅安說道:
“看來10年的和平是到頭了……”
第二次中東戰爭也就是蘇伊士危機,不過只是給中東帶來了10年的和平。
算起來從第一次中東戰爭到現在,也就不到20年,是戰爭最多也就只能帶來十年的和平,這也就是中東的特殊性。
算算日子差不多也就是最近了第二次中東戰爭就會打響,阿拉伯人再一次創造了奇蹟。
當然也就是失敗的奇蹟而已。
感慨之餘,李毅安問道。
“中東,現在的形勢怎麼樣?我是說以色列方面現在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