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輪胎簾布到導彈殼體,能想到的都用上了,可使用量還是很有限,畢竟,導彈的數量在那擱著。
但是現在,李奕軒的射擊卻改變了一切。
“防彈衣……嗯,應該也可以。”
李奕軒一邊說,一邊走到樹前,看著樣品板上的彈痕,說道:
“我想的是防彈頭盔,現在軍方用的是還是二戰大戰時的鋼盔,它可以抵擋彈片,但擋不住子彈,我在前線的時候,有戰友被擊中頭部陣亡,所以……”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李奕軒一直在想著他那些陣亡的戰友們,想著想著,就想到了應該怎麼樣保護他們。
至於防彈衣,氧化鋁防彈陶瓷插板已經足夠了。
所以,他頂著的是鋼盔——趙明浩就是因為子彈擊穿了鋼盔才陣亡的。
鋼盔,軍方使用的鋼盔基本上都是美國援助的m1鋼盔,這種鋼盔放在二戰時效能還算良好。
但是現在呢?
其實全世界基本上都在使用著二戰的鋼盔。
不過,李奕軒並沒有滿足於此戰友流出的血付出的生命讓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去關心這件事情,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他一直在思索思索著如何設計一款更加優良的鋼盔。但是這件事兒顯然比他想象的更加複雜。
效能更好的鋼盔,意味著需要更厚的鋼板,更厚的鋼板,就意味著更重。
而鋼盔是戴在頭上的,對於重量的要求是極其苛刻的,
也正因如此,他的這個構想基本上泡湯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從弟弟那裡得知了,有一種纖維的強度甚至超過了鋼材,那種纖維已經被應用在汽車輪胎上,在驚訝之餘,李奕軒在第一時間查詢了這方面的資料。
於是這才有了他的這趟公司之行。
而現在這兩槍就已經證明他不虛此行。
走到樹邊,拿起一塊被子彈打的有些變形的樣板,李奕軒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孫經理,你們可以進行這方面的研究,研究出一款使用凱夫拉縴維製成的頭盔,我相信,這款頭盔肯定會非常有前途的,”
“公子,請您放心,我這就會安排這件事。”
很多時候一次出人意料的突發奇想,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活,就像現在一樣,李奕軒並不知道他的建議,不僅催生出了世界第一款非金屬材料防彈頭盔,而且還為承擔材料的發展指明瞭一個新的方向,而他的這一發現,在未來的日子裡不知道將會拯救多少人的生命,
為了達到更好的防彈效果,他們還研製了複合式防彈衣。這種防彈衣的外層通常是金屬或陶瓷等硬質材料,而內層則是纖維防護層。內外結合,防彈效果更上一層樓。
對於其發現者的李奕軒來說,他想要的只是頭盔,一種可以保護戰友生命的頭盔。
其實,有很多時候,只有親歷過戰爭的人,才知道,戰場上士兵們需要的是什麼!
畢竟,這是用血換來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