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鐵到站後,李慶新站了起來,拍了拍王明遠的肩膀:“我得下車了,改天再聊!”
“好,保持聯絡!”王明遠揮了揮手,目送李慶新走出車廂。
李慶新走出地鐵站,腦海中卻還在想著王明遠說的“量身解決問題”。他總覺得這句話背後似乎隱藏著什麼,但又說不清楚。搖了搖頭,他決定不再多想,快步走向公司。
到了公司,李慶新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他就站在繪圖板前,調出了8*8輪式裝甲車的設計圖。
三年前,SEA防務部提出了研製新型裝甲車,要求採用輪式——相比於傳統的履帶式裝甲車輛,輪式裝甲車的操控和機動性更加靈活。這使得它能夠在各種複雜的地形條件下進行快速機動,當然,SEA本身的公路網非常發達,輪式裝甲車公路機動性強,行程遠。
在權衡利弊後,軍方選擇了輪式裝甲車,提出了研製4×4或6×6裝甲輸送車的要求,同年福田公司研製的樣車6×6裝甲輸送車被軍方選中。
而去年,在爪哇的軍事行動中,軍方繳獲了數輛蘇聯的BTR60裝甲輸送車,這種輪式裝甲車,雖然裝甲薄弱,且後置發動機導致人員上下車不便,但8×8裝甲輸送車優越的透過效能,仍然讓軍方頗為心動。
於是在對6×6裝甲輸送車進行測試的同時,又及要求福田在基礎上,研製8×8裝甲輸送車。
很快,福田公司就推出了8×8裝甲輸送車,在軍方對其進行測試期間,針對裝甲車的承載力略有不足,無法配備重型武器等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測試裝甲車的同時,軍方又提出了為其配備重型武器。
“我們需要一款以20毫米以上口徑機炮為主炮的新型重火力裝甲運輸車!”
重火力裝甲運輸車!
在爪哇軍事行動中,軍方對M113貧弱的火力——點五零機槍非常不滿意。於是也就有了重火力裝甲車的要求。
顯然這並不是直接把火炮架到裝甲車上,而是需要一款炮塔。軍方的要求是設計一款“通用炮塔”,既可以裝在M113履帶裝甲車上,也可以裝在8×8裝甲輸送車上。
福田公司雖然是最好的重型汽車製造企業,但是卻沒有炮塔的設計經驗,於是就想到了與南洋防備裝備公司進行合作。
而李慶新所在的設計組,就承擔了這一任務。
因為年青,所以李慶新設計炮塔時,卻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構想。
開始仔細檢查炮塔部分的細節。炮塔的穩定性、火控系統的整合、裝甲的防護能力……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反覆推敲和最佳化。
“慶新,炮塔調整得怎麼樣了?”
同事走過來問道。
“目前的方案還有些問題,我正在想辦法最佳化。”
李慶新頭也不抬地回答道,眼睛還盯著裝甲車的圖紙。設計通用炮塔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
“辛苦了,這個專案時間緊,咱們得抓緊。”
“明白。”李慶新點了點頭,目光依舊緊盯著裝甲車。
他的腦海中,炮塔的設計圖不斷旋轉、分解、重組。每一個零件的尺寸、材質、重量都在他的計算中精確地調整著。
“你確定要採用30毫米主炮?”
同事從繪圖板上拿起一張照片,照片上是MK100型機炮。
這款30毫米機炮是軍方為武裝直升機研製的,為了賦予其反坦克能力使用了強力的彈藥,它使用的30x184彈藥,是在二戰德國同類炮彈的基礎上研製,彈殼更粗威力更大。
“對,就是它,”
李慶新點了點頭,然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