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里根啊!”
這天晚上李毅安一夜都沒有睡好,腦海中一直在思索著一個問題。
里根,蘇聯。
里根和所有的美國總統都是不同的,對於他之前所有的美國總統來說,蘇聯問題只是政治問題,但是隻有里根把蘇聯問題上升到了生死存亡的問題上。
相信美國和蘇聯之間並不僅僅只是意識形態或者政治上的分歧。而是關係到美國的生死存亡。
正因如此,里根才會在其上任之初就向蘇聯發起了全面的進攻,儘管這種進攻並不是以熱戰的方式,但是他卻找到了蘇聯最薄弱的環節。
“金錢!”
李毅安回憶著曾經看過的書籍,在里根自己的回憶錄中,他清楚地提到了他是如何在書中發現的蘇聯最薄弱的環節。給予其致命的一擊。
“金錢,美國相比於蘇聯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擁有足夠的美元。
而蘇聯卻只能夠透過出口石油去獲得美元。
他們需要透過出口石油獲得的美元去支撐他們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去支撐他們國內市場的需求。
美國所需要做的就是竭盡全力減少蘇聯獲得美元的途徑。並且迫使他花費更多的美元。”
這就是里根打敗蘇聯最簡單的辦法!
為了減少蘇聯獲得美元的渠道,里根親自訪問沙特,向沙特以及其他的中東國家提供安全保護。換取了他們同意增加石油產量,從而使得國際石油價格大跌。
而石油和天然氣是蘇聯獲取美元最重要的渠道。
與此同時,里根還不斷推高國際糧價,增加蘇聯的美元消耗——蘇聯需要花費更多的美元才能夠從國際市場上獲取他們所需要的糧食以及其他的商品。
這僅僅只是在貿易上,至於在其他方面,比如阿富汗,比如非洲,美洲,南美洲。
里根秉持一個使用政策,哪怕就是魔鬼,只要他們站在蘇聯的對立面,他們就是自由戰士,他們就可以獲得美國的援助。
從阿富汗的聖戰士,再到非洲的暴君,再到南美洲的獨才者。
他們都搖身一變成為了所謂的“自由戰士”,獲得了美國在各個方面的支援。
而蘇聯為了幫助他的扶持物件,投入更多的資金,更多的援助,消耗更多的彈藥。
而在科技上,里根制定了更加嚴格的禁運措施,甚至哪怕是一臺錄影機,一臺電子遊戲機都在禁運的範圍之內,寧可在經濟上承受損失,也要扼殺蘇聯從西方獲得技術的可能。
至於“星球大戰計劃”,更是把蘇聯逼上了絕境——要麼費鉅額資金迎戰,要麼之前幾十年造的核導彈就變成一堆廢鐵。
但當時蘇聯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資金上都沒有辦法應戰。
最終在里根的全面扼殺戰略之中,蘇聯一步步的走向了崩潰。
在里根因為身體原因把總統的位置交給布什之後,很快,蘇聯崩潰了。
面對這樣的蘇聯殺手,李毅安真的很頭疼啊。
“如果沒有蘇聯的話,美國和sEA的矛盾也就都會爆發出來了。”
李毅安的眉頭緊皺,表情變得也越來越凝重。
老二魔咒。
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法避免的,在另一個世界,美國對日本的打壓以及後來對東大的攻勢。
說白了都是為了打擊老二,因為只有老二才能夠取代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