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很多時候,勃烈日涅夫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要頒發什麼樣的獎章或勳章,來表彰自己。
勳章那麼漂亮的東西,誰不喜歡呢?
當然,勳章的授予也讓他對工作燃起前所未有的熱情,就像現在,他對工作的熱情是前所未有的,翻看著報告,勃烈日涅夫說道:
“這麼說,他們是要在月球上修建太空基地了。”
“是的,”
科羅廖夫說道:
“現在他們已經發現了熔岩管,只要他們願意,就可以透過封閉熔岩管的方式,把管道變成一個基地。”
“封閉熔岩管?”
勃烈日涅夫說道:
“就像穴居人一樣?”
“差不多吧,但是我想,他們會在熔岩管內建立基地,同時在隕石坑內建設外部基地。”
科羅廖夫繼續解釋道:
“如果讓他們首先建成月球基地的話,那麼,他們就會在月球上領先於我們。”
“我們不能讓美國人超越我們,同樣也不能讓SEA超越我們,但是,科羅廖夫同志,我想知道,設立永久月球基地的意義在什麼地方?”
雖然渴望榮譽,但是勃烈日涅夫很清楚,月球基地是要花錢的,而且需要花很多錢。
兩次登月已經讓軍方非常不滿了——耗費了大量的資金。
“他的意義是……”
想到軍方一直以來對航天事業擠佔軍事支出的不滿,科羅廖夫說道:
“它是可以應用於軍事的。”
“可以應用於軍事?”
勃烈日涅夫立即來了興致,他說道:
“你是說,我們可以在月球上部署核武器是嗎?”
科羅廖夫立即解釋道:
“是的,在二戰中,失去制空權的一方,往往會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而在未來,能否在月球設立軍事基地,其意義不亞於在二戰期間掌握制空權,與在地球上發射導彈不同,從月球上發射導彈,只需要很少的推進劑,就可以發射到地球,而且幾乎是不可探測,不可攔截的,從軍事意義上來說,月球就是最好的空間基地。”
有時候,現實就是如此,如是沒有軍事應用前景,就不會獲得足夠的資金,尤其是在蘇聯,當年科羅廖夫發射衛星,靠的就是軍方支援研製的洲際導彈,現在,只有獲得了軍方的支援,他才能夠實現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的夢想。
而早在幾年前,在開始登月工程期間,科羅廖夫就在N1計劃草案中提出了“建立月球基地和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定期交通”的構想。在過去的幾年間他們共同描繪了一個令人憧憬的月球基地藍圖。
這個月球基地在科羅廖夫的OKB1設計局被命名為“長期月球基地”,代號為“星辰”。
儘管他們設計了所有的一切,從月球基地的發射到建造以及能源等供應,但是,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