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生活!
閣下的問題,讓餘承成一愣,一時間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
“我記得早些年,美國一位家庭主婦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她特意將她一週購買的商品擺在地上,她說她每週大約花費12.50美元購買生活必需品,而這筆錢足夠她自己和丈夫,以及一對四歲雙胞胎的生活開銷,同時還包括養一隻貓咪的餵養費用。”
李毅安的話聲稍頓,回憶著當時的震驚說道:
“也就是說,一個月60美元,一個美國家庭就可以過的很好,而當時美國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在150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一個男人工作,就可以養活一大家子。”
看著似乎還沒有明白過來的餘承東,李毅安繼續說道:
“這才是美國生育率高的原因——男人收入高,女人是不需要工作的,只需要服務好丈夫,生養好孩子就行了!”
“這……”
餘承東說道:
“可是,我們這邊的女人已經習慣了工作了啊!”
因為已經習慣了女性參加工作,現在突然之間讓女性迴歸家庭,變成家庭主婦,看起來反倒是有些奇怪了。
其實這也就是認知!
因為習慣,所以習慣。
“習慣是可以改的,就像美國一樣,二戰前美國的女人同樣是不工作。但是戰爭期間,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女人紛紛進入工廠,儘管戰爭期間大量的女性開始工作,甚至還宣傳女性力量,而且她們人確實發揮了作用。
但是戰爭結束後,女人又被趕回了家。男人再一次成為職場的主力。
然後呢?
美國的女性也就習慣了。”
李毅安又強調道:
“而我們的這種習慣更多的是無奈,因為當年勞動力不足,所以需要女人參加工作,既然現在有些問題需要解決,那麼,就向美國學習吧!”
這並不是在吹噓美國,目前美國女人工作的比例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左右,八成的美國女人都在做家庭主婦,她們為丈夫提供優越的後勤保障,生育孩子就行了。
就如同李毅安的妻子以及他的那些情人們,大多也都是不工作的,只管提供後勤服務就行,服務好他和孩子們。
現在的美國是真的黃金時代啊!
一個家庭只需要一個男人工作就能夠應付一切開銷,而且生活的水準還非常不錯,甚至更好的,因為食物的漲價是有限的,十年前養活一家人,一週只需要12美元,現在只需要18美元。
而收入呢?
直接飆升到了300美元以上,一個月生活基本消費不到30%,剩下的錢,還可以享受生活。
這就是美國人懷念的“黃金時代”,這種生活被打破,是從美國的經濟全面衰退的七零年代開始的,等到里根上臺之後,又對公會等方面進行打擊,“黃金時代”就成了美好的回憶,一代人的記憶。
雖然收入降低,家庭撫育出現了問題,但是官方卻推波助瀾以“女性覺醒”,藉口所謂男女平等,鼓勵女人走出家庭,不要再做家庭主婦了,女人紛參加工作,從而解決家庭開支問題。
僅僅幾年之後,美國女性參加工作比例甚至高達80%左右,絕對是全世界最高的比例。
當然了,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生育率開始不斷的下降。甚至還有所謂的覺醒主義者,直接選擇了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