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統子。
總是會浮現出各種各樣的想法。
尤其是面對這個無所不能的統子,他總是會在不經意之中。給人帶來一些驚喜。
其實,對於這個統子,李毅安早就掌握了它的使用技巧。
其實沒有什麼技巧可言。
統子是簡單粗暴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根本就是個“大師系統”,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教會誰掌握技能,而是在它的加持下,讓人成為大師!
甚至不是普通的大師,還是那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大師了。
當然,還沒有學習的過程,是直接像是灌溉一樣,直接給你來個大水漫灌。
雖然這個統子從來不問李毅安是否能吸引,但是大水漫灌總好過無水。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毅安可以肯定的是,自己這邊沒別的,就是技能多!
一個“技能”學會了,還有無數個技能等著他去接受。
而且上手就是大師級的水平。
只要李毅安願意,理論上起碼可以來個一天一更的重新整理頻率……理論上,一年能學會365個技能!
人類科學道路上就是再多的坑,也能給他生生填平了!
就是這麼幹吧,有點費李毅安自己。
所以,一直以來李毅安都是選擇學習必要的技能。
重點突破,抓大放小。
而且有時候,他只是提出理論模型而已,剩下的就交給科學家們自己去研究了。
原本李毅安覺得,這麼幹,不會扼殺創新精神,科學家們還需要在理論模型上進一步研究,進一步創新。
但是現在,面對著他們想要搞出來的大火箭,李毅安卻發現自己似乎走進了一個誤區。
“其實,你的作用不就是做為文明加速器,加速文明發展嗎?”
想到早些年的宏願,李毅安不禁開始反思起來,其實,二十多年牛馬青春的經歷,讓他的身上有著普通統治者不具備的優點——擅於反思。
就像現在,在啟用了新技能的時候,李毅安所想到的是卻是某些地方的失誤。
雖然“官邸科學沙龍”是成功的,成功的孵化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許多青年學者在自己的提醒和指引下,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甚至就連同霍金,他也提前研究起了“奇點”以及黑洞。
儘管不知道,這種提前研究,會收穫什麼。
但可以肯定的是,文明的發展正在加速,那些青年科學家在他們智力最出色的時期,接觸到了更領先的概念和研究方向,甚至基礎理論。
這勢必將會推動整體科技水平的發展。
但有些技術,哪怕就是推進到50年後,也不一定有什麼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