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身邊的老人,李毅安的內心同樣也是感慨的,二戰的三巨頭已經走了兩個,再過幾年,身邊的這位老朋友也會離世。
但是他們締造的戰後秩序會繼續延續下去。
但是這個秩序能夠持續多久呢?
這天,李毅安和杜魯門一起聊了很長時間,從歷史到未來,從兩國的關係再到世界的局勢。
他們就是這麼聊著,雖然已經退休多年,但是杜魯門仍然可以在國際事務中給李毅安一些建議。
這天,李毅安直到深夜都沒有安然入睡。而是在想著一些事情,
“也許,當戰後的秩序被破壞的時候,戰爭就會不可避免的爆發吧。”
想到未來的不確定,李毅安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這是一種常識。
每一次大戰都會確立世界秩序。這種世界秩序是維繫和平的根本前提,當這一秩序被破壞的時候,戰爭就會不可避免的爆發。
就像普魯士德國的崛起破壞了歐洲維也納格局的那天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就不可避免的要發生。
而當德國試圖擺脫《凡爾賽條約》帶來的屈辱,在國際聯盟成為擺設的時候,新一輪的大戰又一次在歐洲在亞洲燃燒了起來。
這就是歷史的必然。
每一次,當大戰確立的世界秩序被破壞的那天起,新一輪的大戰就在醞釀之中。
那麼,二戰確立的世界秩序是在什麼時候破壞的呢?
“是以蘇聯解體為標誌嗎?還是……”
李毅安的眉頭緊蹙著,就這樣思索著他所瞭解的未來,在那個未來世界之中,戰後的秩序似乎一直在發揮著作用,似乎,大戰的陰雲並沒有籠罩那個世界。
畢竟,在核武器的時代,任何大戰都是不可能爆發的,畢竟,相比於傳統戰爭,核大戰真的會把發動戰爭的人從根本上抹去。
也正因如此,全世界所有的政客們在面對戰爭的時候都會顯得極其猶豫,畢竟,沒有誰願意和其他人同歸於盡。
“在這種情況下,戰爭又怎麼可能會爆發呢?”
李毅安自言自語著的時候,他的心裡仍然有著一絲不確定的念頭,
因為他的心裡非常清楚,就在他來到這個時代之前,戰後的秩序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而這種破壞的開始正是以蘇聯的解體為標誌。
作為戰後秩序的締造者之一的蘇聯都瓦解了,那麼他參與締造的世界秩序,自然受到了某種破壞。
而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聯合國越來越務虛的一個根本原因,當那個機構再也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時,戰後的秩序還能夠維持多久呢?
“看來,就像哈利說的一樣,有些事情總是無法避免的。”
在如此感嘆一聲之後,李毅安又一次翻看著面前的報告。
這是一份關於軍事預算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