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才說了,我們的人現在在英國是個大英雄。你願意看看報紙是怎麼說的嗎?”
王長青說著就遞過一份《每日鏡報》和一份《泰晤士報》,說道:
“這是剛剛從倫敦送過來的報紙。”
“我的天,受了這麼重的傷。他居然活了下來!”
《每日鏡報》是通俗小報,在頭版刊登了的林志鵬的一幅大照片,他正昏昏沉沉地靠躺在地上,胸前一片血肉模糊,在他的身旁還有被炸爛的恐怖分子屍體。
“王宮遭恐怖分子襲擊——陸戰隊員前來解救
幾名恐怖分子在完工前發動恐怖襲擊,大肆屠殺平民。一位sea遊客的勇敢行為挫敗了他們的陰謀。
林志鵬,一位SEA海軍陸戰隊現役上士,赤手空拳在街道上與歹徒進行了殊死搏鬥,倖存目擊者被突然發生的事件驚得目瞪口呆。
林志鵬現年二十二歲,是SEA永興人。他成功地解除了一個歹徒的武裝,拿起他的武器,又擊斃了另外五名歹徒,在另一名受傷的恐怖分子試圖用手榴彈襲擊平民時,他拖著重傷的身體制服恐怖分子,成功地挫敗了他的陰謀,但他本人也身受重傷。
隨後他被救護車送往醫院進行搶救,目前情況尚屬穩定。
據警方高階官員透露,他們的一致看法是:若非林志鵬先生的勇敢幹預,在場的數百名平民早已是凶多吉少了。”
翻開小報,在報紙裡面,宋哲玉在裡面還看到一張照片,那張照片顯然是陸戰隊的官方照片,照片上的他臉帶微笑,意氣風發,上身一件陸戰隊的制服,看起來英俊且充滿朝氣,強健的胸肌撐起了軍裝,手臂的肌肉也將襯衫短袖撐的沒有任何空間。
強壯且英俊,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作為軍人的宣傳照了。
“他們是從哪兒弄來這張照片的?”
“哦,是這張啊,肯定是代表處請海軍陸戰隊那邊提供的,看起來有點兒像是傳真照片。海軍陸戰隊那邊對於這種事情,肯定是全力配合的,畢竟,於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徵兵廣告。志願加入海軍陸戰隊,和陸戰隊徵兵是截然不同的!
不過,願意志願服役三年的。可真不多。”
聽到這裡,宋哲玉不免笑出聲來,儘管在SEA年青人把服役視為義務和榮譽,但作為人生的一部分,他們往往只傾向於服役2年,履行完公民義務,然後退役,並在未來的14年裡,每年接受一次回營訓練。
但是海軍陸戰隊不同,那裡最短服役期是三年,而且70%以上都是職業軍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海軍陸戰隊是SEA武裝力量的精銳,是“率先到達”……也就是第一個抵達戰場的精銳,它的訓練更加嚴格,要求同樣也是如此。
也正因如此,對於一些不太樂意服役的年青人來說,海軍陸戰隊就是……煉獄。
很多青年人都願意履行義務,但並不意味著他們願意加入服役期更長,訓練更加辛苦的海軍陸戰隊。
也正因如此,海軍陸戰隊才會標榜——我們只要最優秀的!
並且用這樣的標榜去號召最優秀的青年人加入海軍陸戰隊。
“林志鵬不就是志願服役的嘛!而且還服役了四年。”
接著,宋哲拿起了《泰晤士報》,其標題雖不怎麼炫耀,但也差不到哪裡去。
“現在在英國,所有的報紙,所有的電視臺,都在報道著這個超級英雄,很多軍事專家都說,都對他稱讚有加,甚至說從他的身上能夠看得出SEA的軍事實力……”
在王長青講著這些的時候,看著報紙的宋哲玉說道:
“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切的幕後是誰,策劃這一襲擊的“肯亞解放組織”又是哪裡冒出的?還有……”
就在王長青這麼說著的時候,辦公室裡的電話突了起來,看著那部黑色的電話,兩個人都是一愣,他們知道,這部電話是什麼電話。
是外務部的緊急電話,這部電話響起的時候,從來都沒有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