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德裔工程師一樣,霍頓兄弟早在二十年前,就來到了SEA,在南洋航空工業公司繼續他們的研究,雖然,他們也參與了F1以及F2戰鬥機的研製,但是他們並沒有停止的飛翼佈局飛機的研究工作。
儘管他們的飛機研製都是建立在Ho229飛機的基礎上,但是經過不斷的風洞試驗和電子計算機的輔助,飛翼佈局以及操控系統也更加完善。
“電傳操縱。”
抽著香菸的沃爾特·霍頓說道:
“過去,Ho229最大的問題,就是操縱系統的落後,但是現在透過電傳操縱,可以解決大部分操縱問題,它的效能有很大的提升。”
“可是,我們也要看到,即便是如此,它的機動性遠遠無法從傳統佈局的戰鬥機相比。”
瑞瑪爾·霍頓看著面前的這架飛機那簡潔、獨特的外部形狀,說道:
“所以,我依然保持著原來的看法,相比於戰鬥機,它更適合作為轟炸機,飛翼佈局的外部結構比較簡潔,內部設施進行了最佳化,因此整機的結構重量相對較輕。而且,這種佈局下,機身可用於搭載物資的內部空間較大,載荷區的分佈比較科學,因此不僅載荷量較大,而且機體堅固、牢靠。
從氣動佈局上來說,它可以稱得上是天然的轟炸機!”
“嗯,”
點了點頭,沃爾特·霍頓說道。
“確實如此,但是,我們要考慮到資金,這架飛機是利用試驗資金製造的小型飛機,至於轟炸機……”
抽了口煙,沃爾特·霍頓無奈的聳了下肩膀,然後說道:
“現在軍方的H1轟炸機仍然在生產改進之中,關於下一代轟炸機,他們甚至還處於討論階段,在這種情況下,軍方很難支援新的轟炸機專案。”
有時候現實就是如此,所有的研究都是需要資金的,飛翼專案只是一個官方支援的實驗專案,這樣的實驗專案,是不會得到太多資金的。
甚至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採用小型發動機,設計了這款輕型的飛翼佈局飛機。
“現在管不了那麼多了,是先試飛吧,如果他的效能像我們預料的那麼優越的話,我相信軍方肯定無法忽視的”。
瑞瑪爾·霍頓想了想,說道:
“畢竟,從成本上來說,它的製造成本更低。”
瑞瑪爾所提到的成本指的是飛翼佈局轟炸機和傳統佈局轟炸機相比,它的結構更加簡單,製造起來也更加快捷。
畢竟,從根源上來說,這個專案源自於第三帝國的緊急戰鬥機計劃,當時物資匱乏,資源耗盡的德國來說,們對戰鬥機的第一個要求,就是結構要儘可能的簡單,成本必須儘可能的低,耗費盡可能少的資源。
所以,它的製造成本自然低於普通飛機。而這也是他們兄弟能夠利用有限的資金製造出這架原型機的原因。
幾個小時後這架模樣有些古怪的飛機在試飛員的駕駛下轟鳴著在跑道上滑行著,然後一要飛上了天空,在空中飛了幾圈之後再次降落。
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
在機場指揮塔上,雷達員看著螢幕,有些疑惑的說道:
“頭兒,剛剛起飛的飛機起飛了嗎?我沒有看到他!”
在雷達螢幕上並沒有出現這架飛機的蹤影,這讓雷達員有些疑惑了,而指揮塔負責人則說道:
“飛機就在天上飛著呢!怎麼會看不到呢?”
他一邊說,一邊抬頭朝著窗外看去——空中那架怪模怪樣的飛機正在天空上飛行著。
雷達員仔細的觀察著螢幕,這會兒他的眉頭已經皺成了一團,盯著螢幕上的訊號,說道:
“奇怪,雷達螢幕上沒有它?它去哪了?難道它會隱身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