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549章 星球大戰計劃(第一更,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49章 星球大戰計劃(第一更,求訂閱) (2 / 3)

也可以作為攔截系統的一部分。透過部署天基武器,可以是鐳射,也可能是高能粒子束武器,它可以部署在地球靜止軌道太空,在敵人我們發射彈道導彈時,在距離本土幾千公里之外的大海上將其摧毀。”

哪怕是明知道這些武器可能是不靠譜的,但只要進行相應的研究,總是可以取得一定收穫的。

況且,進行星球大戰計劃的最終目的並不僅僅只是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推動科技水平的發展。

就像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一樣,儘管,蘇聯解體後這一計劃隨之終止,但是美國透過在星球大戰計劃中的投入,收穫了極大成功。

星球大戰取消後,原來計劃裡的很多子專案,以其他名目保留,繼續推進和發展,包括: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和航天器,天基紅外預警衛星,地基和海基超遠端預警雷達,大氣層外攔截彈道導彈的技術,定向能武器(鐳射武器,微波武器),電磁炮……

他們不僅在軍事上收穫了很多,而且美國在自動化控制和計算機通訊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迎來了美國九十年代資訊高速公路的迅猛發展。

可以說美國靠著在星球大戰計劃不到1000億美元的投入,收穫了幾萬億美元的回報,甚至間接性的推動了人類技術的又一次變革。

也就是重點工程最大的意義就像“阿波羅計劃”一樣,雖然美國花費了幾百億,看似非常燒錢,但是它所產生的社會經濟效應卻是驚人的。

按照後來的統計,七零八零年代支撐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技術,主要來自對月球探測技術的消化、最佳化和二次開發。

後來美國航天工業、國防工業和許多民用工業的關鍵技術,很大部分來自阿波羅計劃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技術,或這些技術衍生的技術,透過月球探測發展起來的技術,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整個工業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從阿波羅計劃派生出了大約3000種應用技術成果。而星球大戰計劃所發展派生出來的技術,其影響力一直持續到21世紀。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伴隨著“登月工程”已經進入最後的倒計時,我們有一個新的長期科學探索工程來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情況下,認為推動這一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終於李毅安還是說出了他的真實想法。

為了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是什麼?

是太空探索工程,是載人登月工程。

但是在載人登月工程完成之後,下一個國家大型科技專案又是什麼?

每一個時代都應該有每一個時代的大型科技專案,只有如此才能夠推動科學技術的不斷飛躍式發展。

所以,星球大戰計劃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它既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

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

“閣下這個計劃的前瞻性會不會太大了。”

與會的科學家眉頭緊鎖的說道。

“是啊,有很多技術目前僅僅只是概念而已。”

看著面前的這些專家,學者們只差沒說出“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的時候,李毅安笑著說道。

“有個概念,至少證明他們是可行的。就像當年我們制定登月計劃時一樣。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在呢?

正在一點點的變為現實,而且我相信我們會在未來2~3年內把我們的人送上月球,可是在10年前這不過只是幻想而已。就連把人送上太空也不過只是幻想。”

在用太空工程作為例子證明這一計劃的可行性以後,李毅又語重心長的說道。

“科學研究嘛本身不就應該充滿前瞻性嗎?既是為了我們所有人的安全,同樣也是為了推動科學的發展。

而且這是一個長期計劃,它並不是三年5年或者10年8年的計劃,而是一個10年,甚至20年的計劃。

我相信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未來的20年裡我們應該有機會實現它。應該有機會實現我們自己的星球大戰計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