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毅安完全可以自己搞出這一切,但是相比於自己在那邊上強度,拔苗助長,他現在更傾向於推動民間的自主研發,而他所需要的就是做好硬體以及某些領域的支援。
就像大學之間的網際網路以及校園內的電子計算機中心,這些都是需要大量資金的。
與美國最早的網際網路是建立在軍用網路上不同的是,sea的網際網路是建立在大學之間的,正因如此,在過去的幾年之中,各個大學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建立了這個學術網路。
而這個學術網路就是這個世界網際網路的雛形,相比於美國,這種存在於校園之間的網際網路更容易普及,畢竟大學生們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現在他們紛紛排隊在那裡申請是電子郵箱,在電子計算機中心外排著隊等著進去收發郵件。
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在軍用網際網路之中的,不過,軍隊也有自己的網際網路,差不多就是專網專線的那種。
放下報紙之後,李毅安便喊來了張哲遠,對他說道:
“哲遠,聽說過電子郵件嗎?”
張哲遠連忙回答道:
“在報紙上看到過,最近在大學裡似乎很流行。”
在這片土地上,媒體對於很多新鮮事物都是極其關注的,所以在電子郵件出現之後,他們紛紛加以報道。
作為最近最熱門的一個話題,張澤遠當然聽說過電子郵箱。
“那是因為只有大學有網際網路,有電子計算機中心,嗯,官邸不是也接入到網際網路了嗎?官邸也申請一個電子郵箱吧!”
想了下,李毅安說道:
“可以把電子郵箱公開給公眾,歡迎他們給官邸傳送電子郵件,另外……”
話音稍微頓了一下,李毅安那裡思索著如何把網際網路從學校接入到民間,接入到千家萬戶之中,這肯定需要一個普及的過程。
在另一個世界,美國是如何普及的網際網路呢?
李毅安不太清楚,但是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電子計算機還是網際網路費用,肯定都是非常昂貴的,可能是普通人無法負擔的。
“我們要想辦法推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一些企業和機構首先介入了網際網路。畢竟它的使用費用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普及網際網路呢?……”
李毅安一邊說著一邊想著在另一個世界,網際網路在東大的普及方式。
最初的時候,就是網咖!
好像在東大找的網咖就是電信公司設立的,有那麼五六臺電腦,相比於盈利更多的是提供網際網路絡服務。
李毅安曾經聽父親提到過,第一次上網就是在大學的機房,第一次學校園外上網是在電信公司大樓內,用兩碗牛肉麵的價格,上一個小時的網。
這完全可以學習一下嘛。
“嗯,澤遠你記一下,每個公共圖書館都應該接入網際網路,放置一到兩臺電子計算機供人們瀏覽,”
之所以會提到圖書館,是因為在sea公共圖書館是最為普及的一個公共機構,不僅在城區內有圖書館,各個社群建設的時候,就已經規劃了圖書館,靠著分散在各地的圖書館,培養了人們看書學習的習慣。
既然有這樣的公共機構基礎,那麼,自然應該加以利用。以公共圖書館為中心,讓人們去了解,去接觸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