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與長安大學的幾位同僚進行溝通時,他們發現網際網路雖然讓他們可以實現一些資料上的共享,但是彼此之間無法進行溝通,電話太貴了,於是有人提出能不能透過網際網路傳送電子郵件。
而且當時他們已經擁有無數條資訊,但都是分散獨立於各臺計算機中的。突然有了一種想法,可以編寫一個程式,將資訊以類似郵件的方式傳送到另一臺計算機上。
於是,趙國偉就開始設想一種電子郵箱地址的表現格式,他首先編寫了一個小程式,可以把程式的檔案轉移協議與另外一個程式的發信和收信能力結合起來,從而使一封信能夠從一臺主機傳送達到另外一臺。
這是一種不需要太多裝置資源的通訊方式,
“這就是郵件地址嗎?”
攝影師的心裡冒出了這樣的念頭,而其他人也都在那裡這電腦螢幕,圍觀的人們這一瞬間都在那裡見證的歷史。
接下來趙國偉又在下面輸入了一串文字:
“海內存知己!”
這是唐代王勃的詩,在寫了這首詩之後,然後他就點了傳送。
“這樣就傳送出去了嗎?”
其他人紛紛好奇的問道。
“這樣就傳送出去了,這就是電子郵件。大概……”
接著他看了一眼電腦螢幕,趙國偉笑著說道。
“對方已經收到了。”
周圍的人無不是紛紛驚訝到。
“什麼!這麼快?”
“怎麼可能才一兩秒的時間?”
就在這個時候,電腦螢幕上的收件箱中多出了一個黑點。
“長安大學那邊已經回信了。”
在眾人的期待之中,趙國偉點開了收件箱,開啟了那封郵件。
郵件裡的內容非常簡單,就是詩的下半句。
“天涯若比鄰!”
看著電子計算機螢幕上的這五個字,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充斥著前所未有的震驚,和另一個世界發明電子郵件時,人們根本就不知道其重要性不同的是,此時,第一封郵件的發出與收到,讓他們看到一個交流的新時代。
眾人的震驚之中,趙國偉站起身來,用一種是非常平靜,但實際上卻又是一種非常激動的語氣說道:
“朋友們,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網際網路的時代,現在有了電子郵件,我們將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隨時隨地進行聯絡。”
接著他把目光投向了攝像機用盡可能平靜的語氣說道:
“這也正是我們給全世界人們去的禮物!他勢必將會改變我們全人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