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輸機尾艙艙門開啟的瞬間,撲面而來的就是與本土截然不同的味道。
雖然同屬熱帶,但是這裡的空氣並不是潮溼的,也不是乾燥的,撲面而來的風,讓人感覺頗為怡人。
“兄弟們,你們看這就是我們的——拉穆太空測控站!”
拉穆太空測控站,這是當年透過與英國進行航天合作獲得租借地,整個拉穆群島都屬於租借地。
雖然相比於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它的規模稍小,但是基地內卻顯得很是熱鬧,不時的有直升機起降。
“他們從這裡出發,前往肯亞內陸,協助英軍進行平叛作戰。”
直升機!
在軍隊中直升機是極其常見的,在過去的幾年之中,軍方一直在利用直升機實施空中機動,無論是實戰還是都一次又一次的證明了直升機在雨林以及3D作戰之中所發揮到的獨特作用。
所以,除了陸軍的空騎旅之外,軍陸戰隊的遠征旅也裝備著大量的直升機。
通用直升機,武裝直升機用於一定程度上取代著裝甲車以及坦克,在他們之前的訓練中也都是搭載直升機前往戰區,以直升機為機動方式進行作戰。
這種立體化的作戰方式,正是直升機帶來的改變,它註定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戰爭,改變戰爭的程序。
在直升機的轟鳴聲中,張思鄉和戰友們終於來到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很快,他們就分配到了住房——一排集裝箱式房屋。
進入營地的時候,前來迎接他們到來的後勤軍官,向他們解釋到:
“哎呀,大家都要一下,最近幾個月上萬軍隊進駐,基地就這麼大,條件肯定不比國內,大家都先湊合一下,等等再過幾個月肯定分到新的宿舍了。”
確實正像後勤軍官說的那樣,這些集裝箱式的房屋條件是非常差的,雖然有空調,但是卻不能使用——因為電力供應不足,從本地送來的柴油發電機,現在還在路上,只能優點保證重點部門。
而且,每間屋子裡要住進4個人,不僅如此,每12個人才有一間浴室,總之條件惡劣到難以想象。
10天,僅僅10天之後和其他人一樣,張思鄉就開始懷念起帕泰島上的營地了。
原因無他,他已經和戰友們離開了帕泰島,來到了肯亞西北戰區。
初來戰區,這裡日復一日,無甚變化。
每日清晨六時,太陽昇起,每上一點,顏色就變一點,起初是紅色,而後是金色,最後是白色。
清晨的微風也沒了蹤影,到了中午,明晃晃的天幕下,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相比於幾十公里外的連片的農場,在這些非洲人居住的區域,大都還保持著原始狀態,只有村落附近有一些稀疏的田地。
草原上,一些牛群自由自在的吃著草,一些只有腰間繫著塊布的本地土人在放那著牛,幾根稀薄的樹木散佈於草原上。
下午三點了,草原上終於颳起一陣風,風都是熱的,捲起路上的灰塵。不論在哪兒,只要一起風,就一定是塵土飛揚,塵土就像是雲一樣遮天蓋日的,像幽靈一樣闖進帳篷裡。
帆布帳篷被吹起來了,繫繩被風緊緊地拉扯著,大有一副要飛上天去的樣子,穿堂風一過全部又被拽了回去。
風來帶來的那些塵士,反倒是成了最大的敵人,碰到什麼都會黏上去,管你是人,是槍,還是樹葉。
營地裡所有的一切都沾滿了灰塵,吸的、吃的都是灰。就連喝的也是,因為灰塵連軍用水袋和簡便水桶也不放過,過濾後的白開水都成了黃泥漿。
這就是戰地……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原始的,最簡陋的,張思鄉和其它人一樣,儘量一動不動,可還是滿頭大汗,汗流浹背。面板上沾著灰和著汗水,在身上結了一層黏糊糊的膜。
在這裡溫度的數字並不重要,唯一有效的高溫衡量標準就是人,高溫對人的影響足以說明問題:高溫能讓大腦停止思考或者讓人流汗甚至脫水而死。
相比之下,帕泰島上的基地,反倒是成了天堂,尤其是那些直升機飛行員和機械師們,他們信可以躲到涼爽的宿舍裡或是有空調的俱樂部裡。
而在防禦線的大兵們,除了認命之外無處躲藏。只有到了晚上才舒坦一些,可這時候大群大群攜帶瘧疾的蚊子又來了,還有狙擊手的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