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把價格定得更高呢?現在的價格利潤已經非常可觀了。”
“是的,按照大眾公司那邊的成本核算人員的計算。我們的整車利潤已經是他們的一倍了。
價格再提高的話……”
儘管汽車工業部的官員並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想說什麼。
就是在說……利潤都已經這麼高了。提高價格的話,那豈不是太心黑了。
“我說同志,你壓根兒就不懂,如果價格定的太低的話,那麼所有人都會購買它,到時候我們根本生產不了那麼多汽車,而且生產太多的汽車也會擠佔很多資源。
鋼鐵,汽油,橡膠這些資源都是對國家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可能把他們全部應用在民用汽車的生產上。”
米哈伊爾看著面前的這些人解釋到:
“而且如果汽車的價格太便宜了,些為此放棄房子的人就會覺得他們吃虧了,所以我們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所有人的心理。嗯,就是這樣。”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米哈伊爾看著面前的汽車工業部的部長說道。
“部長同志,是不是這個道理?”
他不是這個道理,只要從你的嘴裡說出來,那肯定就是這個道理。
是古謝夫就問道。
“米哈伊爾同志,那麼以你看來這個價格應該定在多少呢?”
與此同時他又試探著說道。
“那麼……1600盧布,這個價格應該差不多了吧。”
這一下子就把價格提高了20%,出這個價格的時候,古謝夫甚至都覺得自己太過心黑。
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米哈伊爾卻搖著頭看著他說道。
“部長同志,我認為你的膽子應該再大一點嘛。”
“什麼還要再大一點?”
古謝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即便是他價格提高了20%以上,就這還被認為太過保守了。
米哈伊爾的獅子大開口讓一位汽車工業部的官員有些惱火的說道。
“總不能增加一倍吧?我們乾脆把它當成高階汽車賣算了。”
“哎呀,他本身就是一款高階汽車嘛,它可是比我們目前製造很多汽車都先進。嗯,我們還是要考慮到絕大多數人利益的,我想……”
想了一會兒米哈伊爾給出了一個他認為非常合適的價格。
“我看,就賣3600盧布吧,我覺得這款汽車再合適不過,這樣一來,大家都會認識到,這是一款非常先進的汽車,他們也就會覺得自己讓出房子是非常划算且值得的。”
一瞬間,所有人都傻眼了!
這是什麼概念?
在現在的蘇聯,人均月收入100多盧布,科學家和大學教授超過200盧布/月。這樣算下來,買一輛車也是需要一個蘇聯家庭多年的積蓄。
而米哈伊爾一張嘴,就把汽車的價格提高了差不多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