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495章 俄羅斯的震撼(第一更,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95章 俄羅斯的震撼(第一更,求訂閱) (1 / 3)

特殊的待遇本身就是一種特權。

只不過享受的方式可能有些不太一樣,

高光耀沒有享受到和非洲留學生相同的待遇,既沒有身高一米九的北極熊幫他提行李,也沒有那樣的北極熊教他拳擊。

作為新生的他,這邊剛報道,那邊學校就派來了一位與他年齡相訪的同學,幫助他。

或許這是考慮到他只有1.75米的身高,所以才特意派來一位身材嬌小的,只有1.77米的來自拉脫維亞的女同學。

戴娃,這個名字在拉脫維亞語的意思是“女神”。

在高光耀看來,戴娃名副其實的女神,幫助他熟悉環境,學習俄語,幫助他更好的適應這裡的環境。

以至於高光耀甚至都有些樂不思蜀了,整天跟著戴娃一起,在大學校園和附近轉著,瞭解著這裡的風土人情。

戴娃向他學習英語,而高光耀則向她學習俄語和拉脫維亞語,雖然他的俄語很流利,但是,藝多不壓人嘛!

對於年青人來說,學外語,總會學出一些特殊的東西,學著學著兩個人就學到了床上,學習嘛,總是不分晝夜的。

樂不思蜀的高光耀,不僅忘記了父親的叮囑——到紅場去獻花,還忘記了給卡特琳娜的電話。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人就是如此,總是會沉迷於眼前的歡愉之中。

樂不思蜀,這幾乎是所有人的本能。

當身處莫斯科的高光耀沉浸這個溫柔鄉的時候,在莫斯科以東的日古利,卻有上千名同胞在那裡工作著,這些人之中既有來自大眾公司的技術人員,也有一些基建人員和來自各個機械公司的技術人員。

他們的努力下,一座嶄新的汽車城已經顯現出了雛形。

一座座巨大的現代化鋼結構廠房聳立在大地上,火車每天都會運來一節節集裝箱,那裡滿載著從長安等港口運來的機械裝置,伴隨著廠房的完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儘快完成機械裝置的安裝與除錯。

“真的沒有想到啊!”

站在山上,凝視著山下的工廠,古謝夫感慨道:

“在此之前,我們做夢都想不到,這麼短的時間,就能完成所有的廠房建設,過去我們建設這樣的工廠,僅僅只是廠房就需要至少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

手指著工廠,古謝夫說道:

“可是這裡呢?只用了十幾個月的時間,從去年3月廠房地基開工,到10月,廠房基本完工……”

在這位汽車工業部部長感慨時,一旁的尼古拉耶夫則說道:

“可不是嘛,誰能廠房可以建這麼快,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擔心廠房的保溫問題,可誰曾想,他們使用的岩棉,居然比厚實的磚牆更保溫!”

岩棉,是一種特殊的保溫材料,它是優質玄武岩、白雲石等為主要原材料,經1450℃以上高溫熔化後採用高速離心成纖維,同時噴入一定量粘結劑,進行固化、切割,形成不同規格和用途的岩棉產品。

因其質量輕、導熱係數小、吸熱、不燃的特點,廣泛應用於建築外牆保溫、工業裝置及管道保溫、船舶隔音等領域。正是靠著這種保溫材料,才讓鋼結構廠房能夠承受得了俄羅斯寒冬。

在工廠的建設中,蘇聯的工程師們不僅學習了彩鋼結構廠房的設計與施工,而且還了解到了岩棉的用途。

“我們現在也可以生產岩棉了吧?”

古謝夫問道:

“是的,就在幾個月前,我們的研究所已經試製出了這種材料,相信很快就能國產化,還有彩鋼瓦、H型鋼樑……”

尼古拉耶夫介紹著這些技術上的突破時,他的心中更多的是感慨,過去他們也曾在外國雜誌上看到這些新技術,但是卻並沒有採用它,因為國家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可是在這座大型汽車製造廠的建設過程之中,他們充分認識到了這些西方技術的先進性。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會迅速的組織人員研究相應的技術。

“其實是這些技術並不複雜,只是我們過去從來沒有想到這樣去做而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