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的身份顯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查清楚的,這需要時間。
在丁恩、李國仁等人離開後,李毅安走到桌邊,拉到面前,再次瀏覽了一遍,不過瀏覽的並不是別的內容,而是其中的另一份報告:
“海軍陸戰隊中士羅傑在與恐怖分子的戰鬥中,為保護戰友,撲到了手榴彈……”
羅傑,唐山裔,23歲,出生於魯省,父親是種植園工人,四五年隨同父親一同來到長安,後來定居永寧。
十八歲加入海軍陸戰隊,去年調派駐東京代表處警衛部隊……
他不僅是海軍陸戰隊員,還是妻子的丈夫和五個孩子的父親。
資料很簡單,卻勾勒出了一個典型的第一代本地人形象,他們出生於國外,移民到這裡,他們在這裡讀書,成長,相經比幼年生活過的故國,這裡才是他們的家。
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
“真是一個勇敢的小夥子!”
不僅僅是勇敢的,而且他還願意為戰友犧牲自己,這樣的英雄是值得銘記和嘉獎的。
想了想,李毅安便陸戰隊司令部提請的授勳報告上,簽署了授予他雙星勳章命令。
雙星勳章,是這裡最高軍事勳章,頒授範圍面向SEA武裝力量所有分支的成員,包括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獲獎者必須“在與的敵人進行的戰鬥中,冒著生命危險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英勇無畏精神。”它由SEA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也就是李毅安本人親自頒發。
顯然,羅傑是符合授予條件的。
在簽署這道嘉獎命令的時候,李毅安的不由的長嘆一聲,不知道是不是年齡變大了,他的心腸也軟了很多。
但是這種柔軟僅僅只是針對於自己人,對於那些外國人還是和過去一樣的態度。
“一定要找到那些恐怖分子,殺死他們,以牙還牙!”
看著報告上的青年軍人,李毅安的心裡只剩下這一個念頭——報復!
唯一的問題是,報復的物件是誰?
那個所謂的“自由亞洲”到底是自發性的小團體,還是有幕後的支持者?
這些都是疑問。
這個世界最難控制的是什麼?
就是自發性的恐怖組織——在他們發動襲擊之前,你甚至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幾個人、幾條槍,一包炸藥,就有可能出現一個組織。
而恐怖襲擊,只是他們用來揚名的手段,所以,越是如此,就越需要重拳出擊。
因為在未來,他們必定會發動更多,更大的襲擊。
而且,這個“自由亞洲”一上來就搞這麼大的事情,下一次,他們肯定會製造更大規模的襲擊。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判斷,因為歷史上,所有的恐怖組織都是這樣發跡的!
“這些傢伙,想拿我們來揚名,這次你們的算盤怕是要打錯了!”
想了想,李毅安就拿起了桌上的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
……
周井然是乘坐外務部的灣流飛機去的東京,飛機並不是降落在東京國際機場,而是降落在厚木空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