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生存。
而這種生存並不是說避免本土遭到核打擊,而是竭盡全力確保本土在遭受核打擊的時候,落下儘可能少的核彈。
如果能夠把蘇聯人的圖16轟炸機攔截在1000km之外,那麼至少把落在英國本土上的核彈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
面對這樣的誘惑,又有幾個人能夠抗拒得了呢?
況且,古巴導彈危機結束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對於經歷過古巴導彈危機的這些皇家空軍的將領來說,他們深切的意識到了核戰爭的威脅。
也正因如此,非常迫切的需要一種能夠真正攔截蘇聯轟炸機的截擊機。
這種飛機哪怕就是機動性差一點,只要能夠擊落蘇聯的轟炸機,那也就足夠了,其實這也是冷戰期間各國對截擊機的要求。
們壓根兒就沒有考慮過什麼狗鬥之類的機動效能。
因為任務重點不一樣,等到冷戰結束之後,這類飛機才變成了所謂的“工業垃圾”,其實也就是因為任務性質和任務環境發生了變化。
但是,現在,他們真的需要這種飛機啊!
盯著用幻燈片投影出來的飛機,這些皇家空軍的將軍們簡單的溝通了幾句之後就問道:
“你們能夠在什麼時候完成試飛?”
“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基礎設計,只要有資金的注入,我們可以在兩年內完成首飛。”
於鴻基指著螢幕上的投影說道。
“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飛機,已經進行了長期風洞實驗,目前許多技術問題都已經得到了解決。
只要有資金,我們很快就可以完成它。”
這正是他來到英國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說服英國人掏錢。
研製戰鬥機是需要花費很多資金的,而這個專案如果沒有國際資金的注入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因為它只是一個研究性專案。
想要把它從圖片變成現實,就必須吸納來自國際社會的資金——就是透過國際合作,來完成整個專案。
而英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因為英國真的有現實安全壓力。不僅英國有,加拿大同樣也有。
不過儘管如此,在得知整個專案需要投資四億英鎊之後,英國人還是沉默了。
對他們的沉默,於鴻基又悄悄的加重了一個籌碼。
“將軍們他並不僅僅只是一架普通的截擊機,在戰爭條件下,它還可以攜帶超音速空對地導彈,在幾百公里之外,以彼之道還治彼之身。”
還能攜帶核導彈!
在這一瞬間所有人都被征服了。與會的這些將領們不僅意識到這是一款能夠在上千英里之外把蘇聯轟炸機通通送進地獄的“空中殺手”,還是一款能夠以2倍的音速飛行,攜帶著遠遠的把蘇聯的城市送進地獄的大殺器。
我的上帝啊!
這簡直……就是完美啊!
這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完美的戰爭機器,沒錯,就是他了。
看著神情有些激動的將軍們,於鴻基終於明白了什麼是PPT造飛機……說白,就是你們需要什麼,我給你們什麼。
至於將來能不能滿足……先把錢忽悠來再說!